新东方在武汉、杭州布局托育业务,超两千亿的托育市场有哪些挑战?

记者 | 查沁君

编辑 |

新东方(NYSE:EDU)在浙江落地首家未来社区托育中心。

该中心全称为新东方满天星北山幼托中心,是由杭州市北山街道和新东方合办的普惠型托育机构,预计今年6月底开业。园内设有60个托位,为18-40个月的婴幼儿提供全日托服务。

“双减”落地以来,新东方、好未来(NYSE:TAL)各地多个分公司经营范围新增“托育服务”、“婴幼儿照护”类目。今年3月18日,武汉新东方官宣成立国际幼儿成长中心,面向1-3.5岁儿童提供托育服务,预计今年下半年开业。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的托育机构有抱抱熊、多乐小熊、全优加、乐融儿童之家、茂楷托育、睦米托育、爱乐祺、FAMIC放我家等,区域性机构有好姑姑托育园、袋鼠妈妈、孩盟国际、小象托育、凯尔诺特国际托育中心等。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国内有6.3万余家托育相关企业。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近3万家,增速达106.8%。超九成企业成立时间在5年之内。广东、山东、江苏三地相关企业数量最多。

2021年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约有4200万0-3岁的婴幼儿,其中1/3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的需求,但现在的实际入托仅为5.5%左右,供给和需求缺口依旧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被称为托育元年的2019年,中国托育市场规模已达1728亿。受疫情影响,2020年托育市场规模同比下降64.5%,2022年将突破2000亿。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量化了托育的发展空间和规模,到2025年,由千人1.8提升到千人4.5托位;支持150个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托业行业有两个问题,一是没钱,二是缺少专业人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界面教育,“很多托幼机构都是临时找人,没有相应专业背景的人从事托幼工作,可能存在质量不高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同样提到经费问题,“目前,国内托育基本上全由市场提供,托育费用高且良莠不齐。政府要大幅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提供普惠托育与免费学前教育,才能提高生育意愿,这也是发达国家应对少子化的基本措施。”

“从整体上看,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托育服务存在着场地资源缺乏、专业化程度低、市场秩序乱等突出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曾就托育问题建言。

刘林认为,对于普惠性托育机构,要同步落实配套支持政策和收费标准、补贴政策资金预算来源;对于市场型托育机构,及时明确资本准入条件和监管制度。鼓励有余力的幼儿园同步开展2至3岁日托和周末托育服务。

刘林还建议,大力发展早期教育科学研究,把脑科学、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等最新科研成果运用到托育专业服务中去。支持高校、职校培养早期教育、托育服务人才。

“以政府引导、社区结合的嵌入式托育,或社区互助式托育服务,未来一定占重要作用,也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副秘书长李晓燕告诉界面教育,但完全依靠政府主导进行托育服务、解决带娃难的问题也不现实,因此商业托育必不可少。

李晓燕认为,商业托育与政府主导的普惠型托育必须差异化,具体体现在运营模式、服务与产品、对入托家长育儿理念提升等方面。如何在服务质量和成本管控之间做好平衡、以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是考验商业托育的最大挑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