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

大鱼大肉可否吃嗨了?

饭局酒局上是否一醉方休?

掼蛋、麻将是不是通宵达旦来着?

...

如果这也是你春节期间的日常

那么节后返岗,你要注意了!

春节期间,一些不起眼的生活习惯,

可能会带来健康危机!!!

有些人可能会因此体内长出“石头”...

这些石头,还危险得很!

据媒体报道,周先生很早以前身体就偶尔会出现腰胀、腰痛的症状,后因结石切除右肾,医生再三提醒要定期复查左肾,但他本人并未重视,后因腰部剧痛就诊,发现左肾也患上了结石,而且还引发了积水,病情危重。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

“肉做的身子”怎么就能长出来石头?

其实,结石是泌尿系统十分常见的疾病,很多人不以为意,但是一旦发作,轻则疼痛难忍,重则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泌尿结石为何而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泌尿医学中心主任曾国华,为你讲一讲关于泌尿系统结石的那些事...

1

人体为什么会长出“石头”?

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泌尿系统结石,往往是因为尿液中成石物质含量过高,导致尿液处于过饱和状态,使不同离子、化合物沉积形成石晶体,可出现在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等不同泌尿系统器官中。

曾国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院长 泌尿医学中心主任

泌尿系统结石的致病因素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首先,如果患者饮水不足,当尿液浓缩时,尿液中的晶体物质如草酸钙、尿酸等浓度增加,更容易沉积形成结石。过量饮酒也会影响机体正常代谢,增加结石形成几率。

其次,如果患者长期食用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钙的排泄,而钙是草酸钙结石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如果在饮食中长期摄入过量动物蛋白质,也会导致尿酸结石的形成。

此外,久坐不动或不规律排尿,也会影响尿液流动,从而加速晶体沉积。

总而言之,春节期间过量饮酒、暴饮暴食、久坐不动等生活习惯,都会让泌尿系统结石悄悄找上你!!!

好医生提示

一些职业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这样一来,大量出汗,尿液浓缩,更容易形成结石,例如厨师、炼钢工人等群体。

2

得了结石只能尿出来吗?

清除结石,创新术式来了!

泌尿结石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发病时疼痛难忍,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和泌尿系统感染等症状,很多人会误以为“病入膏肓”,其实不必紧张。

曾国华介绍说,目前对于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方法比较成熟,他介绍了四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四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1

自行排出: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可通过尿液自行排出,但是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排除率较低,末端结石的排除率较高。

注意:此类患者可通过多饮水、多运动、坚持做排石操并配合药物的方式,大多数结石可自行排出。

2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技术:对于腔镜治疗残留的且直径小于1厘米的泌尿系结石,通过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机进行清理。

效果:排石成功率从59.3%提升至89.7%,排石时间平均缩短7天。

3

超微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于大于2厘米的结石,该技术通过减小通道至0.4~0.6厘米,并创新性地引入负压吸引取石手段,将结石粉碎后逐个吸出。

效果:取石效率显著提升,手术时间大幅提升,可实现即日入院即日出院。

4

创新式负压吸引输尿管软镜术:可以直接将碎石吸出,并有效控制肾盂内压。

效果:大幅提高结石清除率,并降低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曾国华强调,取石不代表治疗的结束,想要终结做“石头人”的命运,针对性预防至关重要。

3

如何预防泌尿结石?

两方面很关键!

从泌尿系统结石的成分和成因上来看,“缺水”是泌尿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吨~吨~吨~

整起来!

针对如何预防泌尿结石,曾国华建议,从增加尿量和降低尿液晶体的饱和度两方面入手。

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5~3升之间。不过由于个体差异,也可通过尿液颜色判断身体是否缺水。如尿液呈现清亮或者淡黄色,则饮水达标,颜色加深则需注意增加饮水摄入量。

可配合饮用含有柠檬酸的饮品,如柠檬水、陈醋等。研究表明,柠檬酸能够有效抑制结石的生长,陈醋能够减少尿钙的排泄。

日常生活应注意高盐、高草酸、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量,如菠菜、坚果、动物内脏等,切勿短时间内大量食用。

来源: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