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

甘肃定西:小蘑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时下,走进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武当乡远门村的蘑菇大棚,一朵朵蘑菇从菌包中俏皮地探出脑袋,宛如春日里竞相绽放的花朵,充满了盎然生机。灰白色的菌柄纤细而坚韧,稳稳地撑起伞状的菌盖,恰似一把把小巧精致的“小灰伞”,在大棚的微光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长势十分喜人。近年来,漳县利用其生态优势和资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生态与产业融合的新路径。蘑菇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大力培育和发展。其中菌菜产业是促进增收

甘肃定西:赶制牛皮鼓迎新春

春节将至,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北廿铺村,手工艺人周天成正紧锣密鼓地制作牛皮鼓以满足市场需求。 据介绍,制作一面优质的牛皮鼓需历经精心选材、解板、刨制鼓腔、蒙皮、拉皮及细致钉钉等多道繁琐工序。凭借其精湛的手工技艺,所制的牛皮鼓不仅外形美观、工艺细腻,而且音色纯正,深受欢迎,产品已远销西北五省市场。王克贤摄(人民图片网)

“鲁甘同心”再续山海情缘!530名定西籍务工人员乘专列抵青

大众网记者 谭文凯 青岛报道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冬日余寒料峭,定西的人们却被一股暖流淌过心间。当晚9时33分,伴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G2096次列车缓缓驶入青岛北站,530名定西籍务工人员顺利抵达青岛。这列鲁甘人力—青岛·定西全国返岗务工高铁专列,既是山东、甘肃携手打造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的生动实践,也是沿黄九省区劳务协作发展交流活动暨2025年山东省春风行动的“重头戏”。在火车站出站口,工作

帮助外出务工人员“点对点”返岗就业(2025春运一线)

“出了家门就上车,下了车就进厂,一路上很方便,宿舍也暖和。”摸了摸身旁的暖气,宋维国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2月7日早上,宋维国还在甘肃定西陇西县老家,晚上已经到了1000多公里外的山东青岛。今年32岁的他,第一次来山东务工,但心里踏实。他乘坐的高铁专列,专门为外出务工者组织。从2021年起,每年春节后,定西市都会组织高铁专列,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输转服务。当地和国铁兰州局合作,向东西部协作中负责定

搭乘务工专列,530名定西老乡出家门进厂门

■编者按新春伊始,山东接连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提振消费工作大会,释放出加快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聚力实现经济“开门稳”“开门红”的鲜明信号。为展现全省上下“开年即开跑”的奋进姿态、担当作为,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一线故事·夺取‘开门红’ 一线看实招”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真招、实招、硬招、妙招。敬请关注。搭乘务工专列,530名定西老乡出家门进厂门一趟专列

东西协作入列市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青岛这位企业家用实干响应

砥砺奋进开新局,击鼓催征再出发。 1月29日上午,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青岛市市长赵豪志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积极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青岛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东西协作再次“点题”支持。事实上,山东与甘肃,虽相隔千山万水,但自2016年起因东西部协作,“好客山东”与“如意甘肃”早已紧密相连。而青岛与之对口协作城市陇南、定西,也随之见证着“山海情深一家亲”

记者手记:一家两代务工人的生活变迁

新华社兰州2月11日电(记者王朋、张睿)2024年,颉满堂的儿子颉华在青岛务工3年多后,在青岛市城阳区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两居室房子。也是在这一年,当时73岁的颉满堂第一次看到了大海。他们一家在青岛的新家里过了春节。46年前,颉满堂背上3个蛇皮袋子,前往离家100多公里的兰州市打工,开启了自己30余年的务工生涯。即便在几年前,他也不曾想到,他们家还能在1600多公里外的青岛市购房、定居。颉华(右)

春节后福州首趟免费返岗专列迎来定西籍员工

中新网福州2月10日电 (郑江洛)9日21时12分,G1904次福州定西免费高铁返岗复工专列顺利抵达福州站,来自甘肃省定西市的300名务工人员有序出站,这是今年春节后福州市首趟“点对点”免费返岗高铁专列。此次乘坐免费专列来榕的返岗务工人员将输转至仓山、台江、晋安、长乐、闽侯、福清等12个县(市)区,包括东南汽车、御冠食品、福顺半导体、德胜新建材等60余家福州市重点企业。今年是福州与定西开展劳务协作

甘肃多地小雪、雨夹雪、中雪!交通管制→

截至2月22日7时30分,我省高速公路武威、白银、兰州、定西、天水、临夏、甘南部分路段小雪,陇南部分路段雨夹雪,其中巉柳路段、新七道梁隧道路段、定西至通安驿路段、临渭路段、卓尼至合作东路段、遮阳山至木寨岭路段中雪,部分路段路面有积雪,其余路段天气阴或多云。一、受降雪影响,根据通行条件,辖区交警暂对以下收费站入口所有车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G30连霍高速通安驿、文峰收费站;S14陇渭连接线陇西、首阳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