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胸?
气胸,即胸腔内积气的状态,是由空气进入胸膜腔引起的。造成气胸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
自发性气胸最为常见,简单来说,就是肺表面破了个小洞,空气从肺里漏到了胸膜腔(肺和胸壁之间的空隙)。这些漏出来的空气会压迫肺部,让人感觉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图源:健康杭州
自发性气胸分为两种:原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
原发性气胸: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吸入的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形成气胸。
继发性气胸:
通常是因为肺部本身就有问题,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患者,其肺组织比较脆弱,稍一用力就可能导致肺部“漏气”。
外伤性气胸是指因车祸、高处坠落等胸部外伤导致胸膜破裂而引起的气胸。
医源性气胸则是指在医疗操作过程中不慎刺破胸膜或肺组织,使气体进入引起的气胸。
哪些行为会让肺“漏气”?
自发性气胸可不是随便发生的,通常需要一些“导火索”。
01
剧烈运动
高强度体育锻炼,尤其是剧烈的、需要突然用力或改变胸腔压力的运动,如举重、短跑冲刺、高强度的健身操等,会对胸腔内的压力平衡产生较大影响。
02
咳嗽或打喷嚏
咳得太猛或打喷嚏太用力,可能会导致肺“漏气”。
03
气压变化
潜水或乘坐飞机时,由于气压突然变化,肺可能会“抗议”。
04
情绪激动
大笑、大叫、吵架……情绪一上头,胸腔压力会随之飙升,也有可能引发自发性气胸。
真实案例
2月15日,河南郑州35岁的牛先生(化名)为了减肥,一口气做了20个俯卧撑,觉得不够又加上一些跳绳运动。
第二天早上,他感觉胸口肋骨隐隐作痛,起初以为是运动过量导致的肌肉拉伤,但随着疼痛加剧,前往医院检查才发现,肺部破了一个小口子,右肺被压缩到仅剩三分之一,经综合诊断为自发性气胸。
气胸“偏爱”这些人
气胸高危人群有哪些?医生提醒,以下3类人要格外注意↓
01
瘦高个年轻男生:
在青春发育期,高瘦体型的人肺组织往往“跟不上”快速的生长发育,易出现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
02
肺部疾病患者:
如哮喘、慢性阻塞性疾病、肺结核、间质性肺病等。
03
长期抽烟人群:
长期吸烟易导致肺部炎症,细支气管、肺泡结构改变等。
气胸的症状有这些
胸痛:胸痛是气胸最典型的症状,一般单侧发作,呈针刺样痛或撕扯痛,有时还会放射到肩背或手臂。胸痛可突然发生,咳嗽及深吸气时疼痛加剧。疼痛一般不会自行缓解,需治疗后才可减轻。
呼吸困难:常与胸痛同时发生,表现为爬几步楼梯就喘,拎点重物就胸闷,好像有东西堵在胸口,感觉肺里的气不够用。
咳嗽:一般以干咳为主。
出现急性胸痛别硬扛
当心这些致命疾病
胸痛突然来袭,有人不知所措,但也有人不当回事儿,以为扛一扛就能挺过去。小编提醒:胸痛突然来袭别不当回事儿,可能是这些疾病。对照自查↓
01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病人突然发生剧烈、压榨性、有濒死感的胸痛,发作症状持续时间长,一般10~20分钟缓解不了,如果没有药物干预,没有急救措施,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医生提醒:一旦心绞痛持续20分钟不缓解,就要想到可能是心肌梗死了。
胸痛位置:突发的位于胸骨中上段之后的疼痛,可波及大部分心前区,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
伴随症状:患者常头晕、出汗,甚至憋气,部分患者在发病早期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部胀痛。
发作原因: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常常有一些诱发因素,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食时发生。
02
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的胸痛是胸闷、胸痛合并呼吸困难,严重时不及时救治也会危及生命。
03
主动脉夹层
急性主动脉夹层胸痛会有撕裂样剧烈胸痛,表现为从原发部位沿着夹层撕裂扩展路径而游走的转移性疼痛。
急性主动脉夹层就诊的迫切性和抢救的重要性,不亚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较高。早期降低血压,控制它的发生发展,对于这类病人非常关键。
04
自发性气胸
专家建议,气胸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自己生活饮食的护理,做到戒烟戒酒、保证睡眠充足、适度运动、营养均衡。此外,保证胃肠道功能的通畅也非常重要。
注意:还有些胸痛可能是胸部带状疱疹、胃食管反流病、肋间神经痛,需要综合判断。出现胸痛别大意,必要时及时就医。
综合《生活圈》、国家应急广播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