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引发了全民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新一轮热潮。“哪吒闹海”的故事出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后经过不断的二创、改良,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浪漫的一个民间故事。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最爱的哪吒形象,相信很多80、90后朋友更是对79版《哪吒闹海》有童年滤镜。其实,关于《哪吒闹海》还有一幅很出名的壁画,就是著名画家张仃先生设计的北京国际机场壁画《哪吒闹海》(画幅宽15米、高3.4米),绘制者为张仃、申玉成、楚启恩、王晓强、李兴邦、张一民。张仃先生也是79版动画电影《哪吒闹海》的美术总设计。
这个画面也曾印在当年《人民画报》的封面上。
在这幅画中,哪吒与天兵、龙王、侍女等人物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绘画,画中的哪吒目光坚定果决,象征他正直勇敢的性格,周身盘旋的蛟龙灵动飘然,火焰纹、海波纹、云纹层层递进,悠扬神幻、极富动感。故事情节在整个画面中被生动的展现出来,同时细节处极富趣味,比如在远处时刻关注徒儿的南极仙翁与骑着小鹿自由洒脱的小哪吒。画面跌宕起伏、雅致浪漫,有敦煌壁画的影子。
《哪吒闹海》壁画
如今“魔童”降世,“胖娃娃”版哪吒留在了记忆里。然而文化正因持续不断地吸纳新颖的创作元素,方能恒久保持其勃勃生机与青春活力。正是有了创新尝试,文化生命力才一次又一次被激活,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才能够不断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