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亲子卷饼迎立春 老字号拉满“咬春”仪式感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迎春、咬春、打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各地展开。立春当日,老字号的春卷、春饼以及酱肘子等应景的特色美食已经加大备货量,保证各种“咬春”套餐供应充足。2月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老字号天福号前门店,由天福号特邀的民俗老师正在为现场的家长和孩子们深入讲解了立春的由来与习俗。“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里分格码放酱肘子、松仁小

神州同乐!多彩民俗齐绽放 欢天喜地闹元宵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闹元宵,赏花灯,看舞龙巡游,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只愿新年好运步步高。河北:巡游花会齐上阵 欢天喜地闹元宵在河北丰宁和张家口市万全区,特色的非遗花会和沉浸式巡游演出轮番上阵,让市民游客在喜庆的氛围中欢度佳节。在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一场红红火火的花会展演精彩开演。演员们身着艳丽服装,精神抖擞、神采飞扬。现场锣鼓伴奏威武雄壮、民俗秧歌热情洋溢,花会展演场面壮观震撼、气氛热烈,为市民

家国情深春意浓(观沧海)

乙巳蛇年春节即将到来,天南地北,处处涌动着浓浓年味,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港澳台地区,贴春联、挂灯笼、买年货,年味弥漫在街头巷尾;海外,华侨华人对儿孙讲起故乡风俗、儿时旧事,传承年俗、共迎佳节……跨越万水千山,文化与亲情的纽带,将海内外中华儿女内心最温馨的情愫凝聚在一起,共同奔赴“春节”这个中华儿女一年中最盼望、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是海内外中华儿女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年糕寓意“年年高”,“

开封杞县苏木乡举办春节戏曲演出活动

为丰富春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封杞县苏木乡在春节以来举办了春节戏曲演出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乡亲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让大家在传统戏曲的魅力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新春氛围。本次戏曲演出活动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为乡亲们带来了多场京剧表演。其中包括《李逵探母》、《三岔口》、《钓金龟》、《古城会》等传统京剧剧目,以及根据现代生活改编的新编戏曲,充分展现了戏曲艺术的多样性

我国首个“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发布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刘颖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人物花木兰,首次以3D超写实数字人形象出现在公众眼前。1月18日,大同市和中华书局在京发布“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双方将携手探索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据了解,该项目在技术层面运用了最为前沿先进的手段赋能木兰形象,将科技和历史人物完美融合,让木兰这个文学人物有了全新

品鉴 | 阴澍雨水墨作品赏读

阴澍雨作品《自在春》纸本水墨-40cm×31cm-2024这幅水墨画颇具韵味。画面布局上,墨石占据左侧,以浓淡不一的墨色晕染出其质感与体积感,展现出古朴苍劲之态,似蕴含岁月沧桑。右侧的兰草则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寥寥数笔便将兰草的舒展姿态与飘逸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清幽之感。二者相互映衬,墨石的厚重与兰草的轻盈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平衡。“自在春”三字点明主题,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

除夕至元宵节 各地“传统村落过大年”吸引游客突破4720万人次

央广网北京2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根,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乡愁。2025年春节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各地开展“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过大年”活动,据统计,截至正月十五,全国共有5473个传统村落举行约11853场活动,吸引游客超过4720万人次。“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冰雪热”遇上“非遗热”,真燃!

游客在吉林松原市查干湖第23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上观看冬捕。新华社发游客在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游玩。新华社发人们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城市越野滑雪公园参加冰上龙舟比赛。新华社发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赛马场,当地群众在进行姑娘追表演。新华社发【一线讲述】 【编者按】在冰上“滑”龙舟、在那达慕体验雪地赛马、在查干湖冬捕、在阿勒泰来一场古老的毛皮滑雪比赛……当“冰雪热”遇上“非遗热”,你可能会有意想

文化自信的崛起:从《哪吒2》到DeepSeek的集体突围

近年来,“文化自信”不再仅仅是政策文件中的口号,而是在影视、科技、艺术等领域成为一股真切的实践力量。从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及后续续作《哪吒2》)的现象级成功,到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的技术突围,一种新的文化叙事正在形成:既不依赖对传统的简单复刻,也不沉迷于对西方模式的模仿,而是立足于自身文化基因与时代需求的融合,展现出“中国创造”的独特生命力。作为国漫崛起的标杆作品,《哪吒》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