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通讯员 陈静
“据不完全统计,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一名学生在学校要上近20000节课。课堂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师生生命的一部分。对课堂的生态、效率,怎么下功夫都不为过。”
2月9日,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光谷二初”)在教师们返校第一天举办教师讲堂,校长黄凤超为“动课堂的变奏曲”这一主题写下了这句话。
“这个寒假,大家都在用DeepSeek,越用越觉得,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被消解,课堂亟需推进素养导向性的教学实践,如此把学科打开,让课堂变大,才能让师生的努力有意义。”该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汤金华说。
老师们走上前台分享
老师们走上前台分享
此前,光谷二初曾举办五期“动教育”教师讲堂,其主题分别为“教育为人生”“办一所让人心动的学校”“落在生命里的光”“花开在眼前”“光阴的故事”。“以前我校存在一些沉闷的课堂,老师在台上一讲到底,学生在下面打瞌睡,没有时间思考,也无法养成思考的习惯。老师缺乏素养积累和价值渗透的意识和能力,便把希望寄托在课后辅导和过关检测上……这样的课堂需要改变。”黄凤超说,光谷二初不断追求成为让人心动的学校,拥有生动的课堂、灵动的学生,如今看来,“让人心动的学校”和“灵动的学生”目标已基本实现,更要着力啃课堂这块硬骨头。
“我校有一个很好用的‘动课堂’教学模式:‘热身动’对新旧课进行衔接,对新课做好激趣、导引;‘探究动’强调碰撞思维火花,师生共同追求知识和认识的深度;‘拓展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科兴趣、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动’重在总结归纳,当堂训练和检测,能及时巩固教学成果,激励学生成长。”该校英语教师况再琼在《让课堂“动”起来——初中英语教学之变》中详细分享了自己的应用方法。
“深研‘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也鼓励优秀教师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模式。当然,这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熟识,对AI技术在课堂上的合理应用,对课堂的理解转化为聚焦‘人的成长’,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光谷二初副校长夏胜利说,这也是“动课堂的变奏曲”之一。
还有其他“变奏曲”。据介绍,光谷二初计划延展“动课堂”,将成立作业研究中心,用精加工的作业来拉动学习全过程,还要让学生习得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事。“毕竟真实世界从来不是一个解题装置,也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借鉴。”黄凤超说,学校的物理学科、英语学科将率先行动起来,汇集实践智慧,形成教学闭环。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