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成长之舞。当教师团队既能跳出整齐划一的集体韵律,又能即兴展现个性华彩时,教育的诗性智慧便在其中自然流淌。
春节期间,看了几台晚会,感受最深的是美轮美奂的舞蹈节目。每个舞蹈都是集体美的呈现,领舞在彰显个人能力的同时,每一名伴舞也表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谐共生,相互成就,最终创造出完美的画卷。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春晚舞蹈《喜上枝头》,可谓是“帧帧如画”“人人入画”。领舞华宵一是著名舞蹈演员,另外九只小喜鹊是大一的学生。但是,在舞蹈表演中,华宵一并未“夺美”,小喜鹊们也未“隐美”,领舞与伴舞各美其美但又高度统一的整体艺术,完美诠释了“喜鹊报春”的传统文化元素。
这不由使我想到我们的学科团队,也应该有这样的团结协作精神,既独立又统一:独立的个性化呈现,统一的集体主张。
如同舞蹈需要3D空间布局(领舞-中区-后排),成熟教研组也应形成“核心引领者—骨干执行层—新生力量层”的动态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每个层级的组员都能够表现出最好的状态,不以领舞而自傲,也不以伴舞而菲薄。“领”彰显帮与带,“伴”突出学与和。
在这样的团体中,每一名教师应清醒认知自身在“课程开发者、教学实施者、学习促进者”中的位置,自觉学习,并根据学科团队的需要调整自己的坐标,在保持教研组主旋律的同时激发个性创造力。就如同上面所说的这支舞蹈,领舞融入集体,通过控制节奏带动整体律动,而非突出自己;伴舞紧跟节奏、找准集体站位、优美个人的舞蹈语言,最终给我们呈现出这样一场传统又华美的视觉盛宴。
当面对学生时,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应该自觉转换自己的角色,即便是团队中的新成员,在三尺讲台之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备领舞的自觉!因为,我们的每个教学行为都包含着双重表达,即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这两点正是每一名舞者的核心,而对于一个集体来说,这两点的研究与打磨也是尤为重要的。如果,我们每一名教师都能在这两点上不断锻造自我,伴舞终会变领舞!
教育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成长之舞。当教师团队既能跳出整齐划一的集体韵律,又能即兴展现个性华彩时,教育的诗性智慧便在其中自然流淌。我们的领舞不仅是舞者,还应该是舞编,让每个教育伙伴都能找到最适合的舞步和站位,在专业成长的舞台上跳出属于自己的生命节拍。如此,这个集体才能成为流动的河水,不断壮大,源远流长。
作者:徐军民,安丘市青云双语学校校长,齐鲁名校长,潍坊市特级校长,潍坊市十佳校长,中学正高级教师,出版专著《三性教育》《尊重教育》《校长的365天》《徐言漫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