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天问二号探测器运抵发射场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宋晨)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发射前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小行星2016HO3被称为“地球准卫星”,稳定运行于地球轨道附近,其公转周期与

火星或曾宜居!中国“祝融号”研究实证火星存在古海洋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未来地球最有希望开展星际移民的近地行星,火星上与水相关的话题一直广受关注,也吸引科学家们持续研究。火星存在古海洋的证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2月28日发布消息说,该院方广有研究员领导的月球与火星探测雷达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祝融号”火星车雷达探测数据研究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祝融号”着陆区的地下10米至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

元旦地球发生特大地磁暴!我国多地出现极光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天气”)获悉,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是全球地磁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监测数据显示,此次磁暴的最大Dst(赤道环电流强度)指数一度达到-215,对应地磁活动国家标准中Dst≤-200为特大磁暴这一级。随着磁暴活动的发生,地球电离层中的电子密度相比前一

概率约为被车撞死的2倍,小行星2024 YR4或在7年内“光临”地球

来源:视觉中国全世界近期再次对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产生了担忧。联合国首次就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启动《行星安全协议》,以应对这一威胁。公开资料显示,直径大于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约为每一亿年一次,100米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约为每1万年一次。全球各个行星防御空间机构已经在采取行动保护地球免受撞击威胁。该小行星最初于去年12月被NASA的空间望远镜发现。联合国《行星安全协议》包含一整套机

美国莱斯大学终身教授钮凤林已回国,加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官网近期更新后显示,原任美国莱斯大学终身教授的钮凤林已回国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杰出讲席教授。钮凤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官网 图公开资料显示,钮凤林198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1994年、1997年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地球物理学硕士与博士学位,2002年起任美国莱斯大学地球科学系助理教授、终身副教授、终身教授。

为理解地理知识,高中生演起“地球运动”

极目新闻记者 向一帆“大家好我是地球,我伸开的双手是‘地轴’,身上背包的带子是‘赤道,我的地轴要一直指着北极星的方向。’”地理知识太抽象难懂怎么办?那就用表演的方式将它演出来。近日,武汉市建港中学地理教师邢婉为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要求学生用特殊的方法,理解地理学科中“太阳直射点的南北运动”的知识点。2月24日周一一大早,班上周诗颜和梁诗灿两位同学就给她带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两位同学化身“太阳”与“

从一块月壤砖开始,搭建月球基地(唠“科”)

砖,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我们日常最熟悉的建筑材料之一。小小一块砖,在人类文明演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从底格里斯河上游9500年前的古老砖坯,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发掘出来的砖块;从我国蓝田出土的5000年前仰韶文化晚期烧结砖,到秦朝烧制水平领先世界并大量应用到工程中的砖块……纵观砖的起源与发展,材料工艺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持续拓展。那么,“月壤砖”到底是什么砖,和地球上的砖又有什么不同呢?月壤砖的原材

蛇年元宵节“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最圆时刻出现在明日21时53分

新华社天津2月11日消息,2月12日将迎来元宵节,在这个阖家团圆的喜庆日子里,人们吃元宵、赏圆月、放花灯。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蛇年元宵节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最圆时刻出现在21时53分,赏月正当时。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月亮最圆的时刻被称为“满月”,亦称为“望”,此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月球被照亮的一面正对着地球。在农历的编排规则中,朔日固定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也

广东科学中心春节上新三部科普大片

春节将至,南都记者从广东科学中心获悉,1月30日至2月4日(大年初二到大年初七)广东科学中心正常开馆,将有3部新片上映,分别是《大自然隐藏的王国》《地球脉动Ⅱ》《水之星球》。今年春节,广东科学中心特别推出特色科普活动——新春科学乐游园,开设物理实验、趣味游戏、互动手工等趣味科普体验项目,带领观众探索科学奥秘。该活动将持续到正月十五。备受小朋友期待的展馆科学表演台,春节期间特别推出物理探索科普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