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
11000公里,跨越小半个地球,近日,一对来自非洲加纳的年轻夫妻“打飞的”来到青岛寻医治疗,得知情况后,青岛市市立医院的医护人员除夕当日主动放弃休假,通力合作为患者成功手术,实现了医患间的双向奔赴,传递着中国医者的无疆大爱。
1月28日,适逢除夕,就在千家万户共享天伦的团聚时刻,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妇科的多位医护人员却主动放弃休假,一大早集体赶赴医院。让他们放心不下的是一对来自加纳共和国的年轻夫妻。
就在除夕的前两天,这对夫妻中的妻子“打飞的”从11000公里之外的非洲加纳,经过18小时的长途飞行,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陌生的土地。
原来这对夫妻二人结婚十余年,至今未孕。妻子在当地查体时发现子宫肌瘤,曾被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丈夫在青岛有工作往来,经人推荐找到东院妇科主任夏宝国,妻子便万里寻医慕名而来。
顺利办理住院手续后,妇科查体发现患者下腹膨隆,子宫如孕4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宫底可触及10厘米质硬包块。B超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检查,行盆腔磁共振检查提示:子宫多发肌瘤,大者12cm,小者米粒大小,布满整个子宫,考虑子宫肌瘤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具备手术指征。但子宫内布满肌瘤,不适合微创手术方式,夏宝国建议行开腹手术治疗。
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妇科医护团队充分评估手术难度和各种风险,仔细商讨应对措施,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定于除夕上午进行,为了这份跨国的信任,夏宝国主任临时改签了探亲归乡的火车票,李楠、李伟生两位医生主动前来协助;当天适逢护士长楚蔚昕的生日,她也一早赶到医院,共同为因语言障碍、环境陌生而惴惴不安的年轻夫妻保驾护航。
在麻醉手术科医生实施全麻后,首先进行宫腔镜手术。术中探查发现因肌瘤巨大且较多,子宫失去正常形态导致解剖变异,倒三角形的子宫腔呈桶状;术中仔细游离组织,理清解剖层次,进一步探查宫腔发现子宫内膜多发息肉样赘生物,遂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随后转开腹手术。术中见子宫前后壁布满肌瘤,最大者约12厘米,如同苹果大小,最小者仅有米粒大小。夏宝国团队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以轻柔、精湛的手术技巧,共挖除子宫肌瘤20余枚。
子宫这一“生命之房”被“翻新”后,子宫恢复正常形态。考虑夫妻二人的生育意愿,医生对患者进一步行输卵管通液术,实现“生命通道”顺畅,为患者未来生育扫清障碍。最终,手术历时三个半小时,过程顺利,未发生大出血等并发症。
术后,医护团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确保腹部切口愈合完好。利用翻译软件,医护人员力所能及地为二人提供生活上的帮助,用温暖的话语缓解夫妻二人的焦虑与不安,并鼓励妻子保持乐观心态,积极迎接崭新的健康生活。“The experience we had is very good!Thank you all very much!”术后,夫妻二人对夏宝国团队精湛的医术和专业的护理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妻子已于日前顺利出院,平安返程。
从精准的诊断、周密的治疗方案,到耐心的解释与贴心的照料,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妇科团队始终坚持患者至上的原则,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将患者的安全和福祉放在首位,为患者的健康付出时间和精力,以专业与敬业为生命护航,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医疗实力,无声地传递着中国医者的无疆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