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

警惕!浙江一女子腹中取出42颗……最大的比鸡蛋还大!这个年龄段高发....

转自:大潮网医生直呼罕见海宁一女子的子宫里竟然大大小小长了42颗肌瘤最大的一颗比鸡蛋还大怎么回事?女子腹中取出42颗……韩女士(化名)今年37岁,12年前体检出有子宫肌瘤,直径约1cm,但韩女士那时并未放在心上。直至近4年来,韩女士的子宫肌瘤增大明显,三个月前,较大的一颗肌瘤从56mm*50mm*55mm增大至69mm*52mm*56mm,韩女士被诊断为子宫多发性肌瘤。如果再不做手术,肌瘤还会不断

微纪录|“熊猫血”产妇命悬一线,聊城医疗团队为生命创造奇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 郝忠诚近日,聊城市妇幼保健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一名患有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Rh阴性稀有血型的危重产妇小红(化名),在多学科团队无缝衔接的极速抢救中成功脱险,不仅保住了患者子宫,更彰显了该院作为聊城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核心实力。2月17日上午,记者在聊城市妇幼保健院见到了聊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张朝燕,张朝燕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然显得有些激动,她表示这场抢救背

产后盆底肌损伤:剖宫产妈妈也需要重视的健康议题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郭蕊 通讯员 龚振胜在产后42天复查门诊上,常常有些宝妈很是疑惑,自己明明是剖宫产,大夫为什么还要查盆底肌?没有经阴分娩,难道剖宫产也会损伤盆底?也会导致漏尿、脱垂?剖宫产也需要做盆底康复吗?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盆底康复科医生张茜表示,临床研究发现,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造成盆底肌的损伤。但是导致盆底肌损伤的不仅是剖宫产手术本身,更多致病因素源于妊娠期宫体压迫。张茜介绍,对于剖

基因靶向药首次在子宫内有效治疗遗传病

新华社华盛顿2月23日电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为了在孩子出生前治疗一种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疾病,一名两岁半女孩的母亲曾在孕晚期服用基因靶向药物,女孩出生后继续服用该药。目前女孩未出现有关这种遗传病的任何症状。论文称,这是全球首次在子宫内有效治疗遗传病。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负责此次治疗研究的美国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临床神经学家理查德·芬克尔介绍说,女孩父母此前已有一个孩

手术三小时切除65枚肌瘤,应急总医院上演“子宫保卫战”

春节前夕,在应急总医院妇产科病房,患者李女士紧紧握住妇产科张欣主任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您了,张主任,您的医术真是太高明了,谢谢您为我保住了子宫!”据了解,张欣主任和她的团队成功为李女士剔除了65枚子宫肌瘤,并保住了子宫。张欣主任及其团队正在进行手术。图源:应急总医院手术三小时成功切除肌瘤据了解,今年45岁的李女士被子宫肌瘤困扰两年之久。她的月经量逐渐增多,甚至导致了贫血,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她辗

“打飞的”跨越万里寻医!青岛医术为加纳夫妻圆生育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11000公里,跨越小半个地球,近日,一对来自非洲加纳的年轻夫妻“打飞的”来到青岛寻医治疗,得知情况后,青岛市市立医院的医护人员除夕当日主动放弃休假,通力合作为患者成功手术,实现了医患间的双向奔赴,传递着中国医者的无疆大爱。1月28日,适逢除夕,就在千家万户共享天伦的团聚时刻,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妇科的多位医护人员却主动放弃休假,一大早集体赶赴医院。让他们放心不下的是一对来

基因靶向药首次在子宫内有效治疗遗传病

新华社华盛顿2月23日电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为了在孩子出生前治疗一种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疾病,一名两岁半女孩的母亲曾在孕晚期服用基因靶向药物,女孩出生后继续服用该药。目前女孩未出现有关这种遗传病的任何症状。论文称,这是全球首次在子宫内有效治疗遗传病。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负责此次治疗研究的美国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临床神经学家理查德·芬克尔介绍说,女孩父母此前已有一个孩

68岁婆婆子宫“往外跑”,武汉专家微创手术解决难言之隐

极目新闻通讯员 薛源年近七旬的老人患子宫脱垂十多年,因位置隐私不便向家人诉说,一直拖着没有就诊,直到近日,子宫完全“掉”出体外。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赵良平主任医师为她进行微创手术,解决了“难言之隐”。2月10日,老人康复出院。赵良平主任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通讯员张祖国摄)家住武汉市硚口区的周婆婆(化姓)今年68岁,与老伴一起经营着一家面包店。她说,年轻时分娩遇到难产,好不容易才把孩子生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