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官方同时发布的生平中提到,黄旭华同志的一生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时刻关心国家科技事业、核潜艇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先后向科研、科普、教育机构捐献自己的奖金逾2000万元。
图源:海丰融媒
据南都此前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祖籍广东揭阳。2020年9月,黄旭华将50万元奖金捐赠予广东省潮汕星河奖基金会。
据了解,黄旭华还给自己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桂林中学等捐款或设立基金,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为支持科普事业,黄旭华向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科协分别捐款。2021年7月29日,“武汉科普发展公益基金”成立,黄旭华捐款100万元。
2021年9月9日,全国科普日临近,武昌区主要领导在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看望了黄旭华院士,同时,感谢他近期为武昌区科普事业发展捐赠的50万元。
2020年1月,黄旭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800万元。陪同黄旭华一起去北京领奖的七一九所工作人员刘军青回忆,领完奖回武汉的路上,黄老就开始考虑这笔奖金该如何更好地使用。黄旭华说:“核潜艇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全国2000多个科研院所、工厂和高校大协作的结果,荣誉属于大家。饮水思源,这笔钱应该回报社会。”
后来,刘军青突然收到黄老给她的一张清单,黄旭华亲笔列明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捐赠的单位和数目。黄旭华说:“奖金的使用大致分三个方向,捐赠给科研、教育、科普事业。”
2021年10月,黄旭华向七一九所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以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首届黄旭华科技创新奖颁奖仪式在汉举行(图源:湖北日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永不知足。”2022年9月5日,首届黄旭华科技创新奖颁奖仪式在位于武汉的中国船舶七一九所举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出席并勉励广大科研人员。
按照《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管理办法》规定,黄旭华科技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奖励名额原则上不超过5个。经过严格评选程序,5名科研人员获得首届黄旭华科技创新奖,每人获得奖金20万元。
此外,黄旭华生前还多次到大中小学作报告、作科普,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宣讲核潜艇精神,在武昌区中山路小学设立“黄旭华院士科技教育中心”,勉励青少年爱党爱国、学好本领、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极目新闻综合中国船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