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嗨起来!青岛西海岸海青200多名“民星”带来乡味盛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 通讯员 张嘉艺 李晓梅正月初九,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首届“茶乡村晚”精彩上演。据悉,整场演出历时2个多小时,来自全镇各村200多名“民星”欢聚一堂,共同演绎了锣鼓、歌舞、曲艺、书法等22个节目。新春欢歌,福满茶乡。正月初九,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首届“茶乡村晚”在镇北茶商街精彩上演,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用“家乡调”唱“茶乡味”,用“家乡舞”抒“茶乡情”,呈现出一场原汁原味、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年味“巳”足!怡园街道“我们的村晚”活动不“艺”般! 祥龙腾飞辞旧岁,金蛇狂舞贺新春。为丰富居民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搭建社区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增强社区凝聚力、向心力,增进邻里团结,怡园街道各社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村晚”联欢活动,让广大居民朋友在文化氤氲之中,“沉浸式”体验新春佳节的传统韵味。同心筑梦 璀璨征程1月19日,怡园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同心筑梦,璀璨征程”联欢会在山大实验学校圆满举行,来自辖区的居民代表、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8 浏览
湖北钟祥:土味“村晚”唱响“豆腐之乡” 中新网湖北新闻1月17日电 (汪龙 雷清延)1月15日,铿锵的锣鼓声从钟祥市石牌镇姚台村传来,村口文化广场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一场村民自导自演的“村晚”正在上演。舞台上,开场舞蹈《威风鼓串烧》《梨园春·赛马》等民间传统歌舞节目的精彩亮相,正式拉开“村晚”大幕。紧接着,《采莲船》《舞狮》等节目让观众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小品《家和万事兴》、歌伴舞《水墨石牌》《莫愁谣》、女声独唱《好日子》等别具特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37 浏览
2025《我的“村晚”我的年》活动揭幕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刘阳)1月22日起,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的2025《我的“村晚”我的年》接力直播活动在全国多地乡村拉开序幕。央视频和国家公共文化云对各地“村晚”进行36小时不间断播出,为观众送上一道“村”味十足、“乡”气四溢的文化佳肴。直播期间,来自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名“村晚”嘉宾做客主演播厅,分享广袤乡村的独特美景、文化艺术和非遗年俗。21个地区的3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书写新时代春节故事——乙巳春节即景 春节,是我国内涵最为深厚、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中国人都在参与传承春节文化、丰富春节内涵、创造春节形式。 一个多月前的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乙巳春节,人们在喜庆和祝福中回望历史文化源头,共享当下温暖情感,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幅新时代春节故事的瑰丽长卷激荡人心。 万家团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举办20年!揭秘四川自贡沙罗村晚:小伙伴们凑钱创办,村里接手后依然火热 这是一场已持续举办了20年的“村晚”。春节将至,2025年1月21日晚上7时,一场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四川自贡市贡井区长土街道沙罗村村委会文化广场热闹开演,吸引了当地及周边上千名群众赶来观看。当天的晚会共有12个节目,包含歌曲、舞蹈、小品、民俗展演等,由当地100余名村民出演,其中年龄最小的仅5岁,最大的70多岁。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是由沙罗村村委会主办、村民集体参与的一场春节联欢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8 浏览
展现幸福事 凝聚好风尚(文化中国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春节期间,全国各地举办“村晚”,不仅贴近村民生活,展现乡土味道,更融入现代审美,焕发时代光彩。江西省安福县洋门乡上街村,第一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6年,该村开始举办“村晚”,此后,一年一度的“村晚”成了村民们一年到头期盼的文化盛宴、县里响当当的文化品牌。村民演、村民看,台上台下热闹非凡,乡亲们在文化互动中,收获了乡村全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42 浏览
点亮乡村夜!枣庄“村晚”总导演王召阳的青春“绘”乡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林佩瑶 王致远看春晚已经成为大家过年的“标配”,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张前村的村民也不例外。在村广场一角,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当岁末年初,大伙儿总得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整一场属于自己的“村晚”。6年间,每年雷打不动的“村晚”,为这个宁静的小村庄带来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而这场场热闹的“村晚”发起者兼总导演,却是一名体育专业大学生。从社会实践到“村晚”总导演 2019年,就读江苏师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文化中国行)首个“非遗版”春节:新风旧俗共“烩”浓浓年味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应妮)甲辰年尾,“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乙巳新年,作为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年俗依然精彩。民众门前的福字、春联和大红灯笼,映照出一派喜庆;热气蒸腾中,刚出笼屉的花馍有金元宝、大寿桃、宝葫芦等各种花样,令人爱不释手;南北家庭的年夜饭上,或饺子或汤圆或年糕,有鱼有鸡象征“年年有余”“大吉大利”;门外的五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