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今年10月就任北约秘书长的马克·吕特,近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发表了其上任以来的首场重要讲话。讲话中,他极力渲染欧洲国家提高防务开支的重要性。吕特大肆炒作,称中国和俄罗斯快速扩充军备属于“非常危险”的情况。他指出中国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军事工业基础,并且中国通过对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进行大规模投资,挑战西方的技术优势,还宣称中国采购高端武器装备的速度是美国的五到六倍。基于这些无端说法,吕特认为北约必须转向“战时思维”,增加国防生产和开支,这样才能超越竞争对手。

“战时思维”代表着全方位的战略调整以及资源配置的重大转变,这一决策的作出绝非易事,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以往各国在战争时期所秉持的“战时思维”,往往会引发巨大的社会变革并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以二战为例,当时众多国家为了满足战争需求,对工业生产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民众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北约秘书长也曾指出,若当下不在军事方面投入更多资金,那么北约国家在未来将为战争付出更为高昂的代价。

北约成员国在“战时思维”的推动下纷纷有所行动。他们试图构建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于是开始提高军事演习的频率并扩大其规模,还不断完善联合防空系统建设与情报共享机制。另外,北约成员国为了增强作战能力,愿意投入巨额资金去研发以及购买新式武器,像F - 35战斗机、高精度导弹系统、无人侦察机和网络防御系统等,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必然会在北约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里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其有力的作战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G7集团与北约组织宣称“中国是俄罗斯战争行为的最大支持者”,但事实上,在俄乌冲突中,这些国家才是最大的支持者。从以往报道可知,西方国家为打击和消耗俄罗斯,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上千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而且是直接提供武器弹药。然而,自俄乌冲突爆发至今,并没有任何报道表明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武器弹药。

近日,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来到人民大会堂,受到中方高层的会见。

梅德韦杰夫向中方高层转交了普京总统的亲署信,并且表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及俄中建交75周年这样的重要时刻,自己很高兴能够再次访华。

中方高层指出,自中俄建交75年以来,两个大国作为邻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并且实现了合作共赢,这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为新型国际关系以及相邻大国关系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中方还表达了愿意与俄方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的对接,深入挖掘双方合作的内生动力,从而持续地为两国以及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美方显然对中俄的互动合作深感焦虑。为了挑拨中俄关系,美方使出诸多手段,像打击俄罗斯石油贸易,还扬言要制裁中国银行。之前,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就曾表达过相关论调,宣称为了美国利益,必须尽力拆散中俄关系。而且,美国也不是第一次以涉俄事务为由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了。不管是针对俄罗斯,还是将目标指向中国,美国为了保住自己的霸权地位,这种制裁手段就不会停止。不过,中俄关系的发展不会被第三国干扰和破坏,拜登也好,特朗普(即便他再次成为总统)也罢,都是在做无用功。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