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突然对我国开放:这里面积近700万平方公里,人口却不足800万,还不如哈尔滨一个市的人口多。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经济一直没发展起来。
在引入我国投资700亿进行大开发后,俄政府又招来印度参与。地广人稀的俄罗斯以前不重视,现在俄乌前线形势紧张又想把这里打造成大后方。俄罗斯这下终于想明白了?还是俄乌战争坚持不下去了,想通过远东搞点快钱?最后会不会发展成“我们想着利润,俄罗斯惦记着本金”呢?
坐在宝山上的“穷人”
2018年前,俄远东地区面积超620万平方公里,经过2018年调整后,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也划入远东区,总面积达到696万平方公里。
这个面积相当于俄罗斯国土面积的41%,更是我国东三省总面积的8.6倍。一旦独立,就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排名第七的国家。
广袤的土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地下,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等资源储量丰富;地上,动植物资源也不遑多让。
虽然有着不错的资源条件,但远东地区是俄罗斯经济最落后的地方,近50年来经济几乎停滞。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恶果呢?
首先,地理位置不好,不在俄罗斯的核心区域。俄罗斯的发家史,就是一部对外侵略抢占土地的历史,从欧洲一个小小的公国,发展到现在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大部分国土都是抢来的。
远东地区的很多土地,都是以前从我国抢过去的,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现在还一直在历史教科书中。我国出版的地图中,远东八座城市至今还括注着中文名。
因为远离俄罗斯核心区域,俄罗斯之前的对外政策一直都是向欧洲靠拢,再加上从我国抢的土地,俄罗斯对我国防范心理很强,远东地区得不到发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远东地区人口少,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人多了未必是好事,但人少了肯定是坏事。
整个远东地区人口只有800万,还不如我国东三省各个省会城市的人口多,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三城,人口都超过900万。
一座城的人口,就比70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口还要多。这里已经不能用地广人稀来形容,完全就是荒无人烟。
整个远东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几座城市,大部分地方都是一片不毛之地。前些年俄罗斯经济还行的时候,也想通过移民增加远东地区的人口,毕竟俄罗斯总人口也超过1.4亿。
2016年俄政府推出“远东一公顷”法案,每个俄罗斯公民都能免费获得远东地区一公顷土地,用作住宅、耕种、发展旅游等项目,持续运营5年后就可以变成私有土地。
后来在2021年,俄总理米舒斯京又宣布,凡是成功运营“远东一公顷土地”法案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第二公顷的土地。
回顾那5年时间,总共有9万人获得了土地,相当于每年移民1.8万人,但这远远抵不上远东地区每年减少的人口(10万左右)。
第三,远东地区气候环境恶劣,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冰天雪地中。这里的低温能轻松达到零下五六十度,确实不太适合人类生存。
而且你也别以为这里冬天冷,夏天就能凉快,这里夏天的温度也能达到35度以上,甚至40度都不稀奇。因为森林茂密,高温还多次引发森林大火。
除了森林之外,这里还有广阔的西伯利亚湿地。要发展经济必然会破坏湿地环境,要保护湿地又耽误经济发展,这就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多年以来,俄罗斯在远东修公路、铁路等,一直都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就是担心影响湿地,而这必然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700亿敲开俄远东地区大门?
前些年,俄罗斯靠着给欧洲卖能源,日子还可以,对远东地区的开发,也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就算开发,短时间内也带不来什么效益,还要往里投钱,短期看都是一个“赔本买卖”。
不过自2022年之后,因为俄乌战争的原因,俄罗斯发现欧盟靠不住了。欧洲跟在美国的屁股后边,对俄罗斯施加了诸多制裁,就连猫狗和树都不放过。
北溪天然气管道也被炸了,俄罗斯的石油欧盟也不买了,能源出口遭遇巨大困境,再加上欧洲企业纷纷退出,俄罗斯的经济也出现困难。
一直向欧洲靠拢的俄罗斯,遭遇当头一棒,无奈之下只能“向东看”。广袤的远东地区,就成了俄罗斯加强与我国合作的筹码。
2023年底,梅德韦杰夫访问我国,就远东地区经贸合作问题进行洽谈。在这次洽谈过程中,俄罗斯终于放下了的矜持,向我国开放农业、能源、基建、矿产和汽车等领域的合作。
这些领域,俄罗斯之前可是看得很严,坚决不对我国开放。现在迫不得已,只能拿出有吸引力的领域,来扩大双方的贸易规模。
同时,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俄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将进一步深化基建和工业领域的合作。这些领域,也正是我国最擅长的。
俄政府还向我国承诺,整个远东地区都对我国开放,而且我国是俄官方指定的合作开发伙伴。俄罗斯将把远东打造成一个统一的经济特区,降低双方合作成本。
俄罗斯媒体发布消息称,双方签订了近80个重点项目的合作协议,吸引我国的总投资额超过1600亿美元。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不会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如今,来自我国的52个项目已经落地,总投资额折合人民币700多亿元。
为了加深巩固双方的合作,俄罗斯总统普京,还冒着被国际刑事法院逮捕的风险,在2024年9月初,专门跑了一趟蒙古。
去蒙古的原因,无外乎安抚一下蒙古,让其不要在中俄合作的过程中闹幺蛾子。作为夹在中俄两国之间的邻国,俄罗斯一些石油天然气管道,要穿过蒙古输往我国。毕竟能源合作可是中俄经济合作的“压舱石”。
随着双方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未来的合作空间必然更广阔。如果俄罗斯一心一意和我国合作,未来肯定前景可观,奈何俄罗斯心里还有别的小想法。
俄罗斯偏把印度也拉进来
也许是觉着自己经济体量太小,或者是人口太少,无法抗衡我国的影响力,俄罗斯在和我国加深合作的同时,还把印度也拉了进来,期望以此来削弱我国的影响力。
俄远东发展部部长前往印度新德里,和印度企业举行会议,洽谈俄远东地区的长期发展计划。也不知道俄罗斯是咋想的,印度自己都还没发展明白,竟然还想着和他们谈出啥结果。
而面对热情的俄罗斯,印度企业表现也很积极,表示要在远东建立生产基地,进行矿产开发、基础建设、药品生产和食品加工等产业,在远东当地实现生产。
不得不说印度人对自己还真是迷之自信,除了药品生产因为不在乎外国药企的专利而大肆生产之外,其他哪个方面能比中国更强?
其他的先不说,俄罗斯之前因为制裁石油天然气卖不动,印度抓住机会大量接盘,2022年12月一个月,印度就进口120万桶原油,是平时的33倍。
结果支付的印度卢比,让俄罗斯颇感为难。拿着这些卢比根本买不来东西,印度的产品俄罗斯不需要,到国际上花其他国家又不认。
这相当于印度拿着毫无用处的废纸,换取了俄罗斯大量能源,可把俄罗斯给郁闷坏了,最终直接拒绝使用卢比交易。
现在,俄罗斯竟然还不长记性,再一次拉着印度去投资,能不能干得好先不说,再搞进来大量印度卢比,就问你俄罗斯拿着有啥用呢?
不过站在俄罗斯的角度,选择此时拉拢印度也情有可原。毕竟远东地区,有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是当年从我国夺过去的。
现在又和我国展开经济合作,俄罗斯也担心我国对这些领土有想法。所以才拉印度参与其中,就是想搞三方平衡的意思。
其实,自始至终俄罗斯都对我国有很大的戒心,现在找我国去合作开发远东,也是战争形势下的迫不得已,但凡有一点其他办法,俄罗斯也不愿意让我国参与其中。
战争总有结束的时候,对于俄罗斯的小心思我们也不得不防,别闹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想要投资赚点利润,而俄罗斯则惦记着我们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