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晋城一中

我眼中的晋城一中


韩 山


引 言


说实话,我比较喜欢李敖的言论,原因是,李大师总是能把一些大道理用啼笑皆非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在谈到粗话的时候,李大师认为,一句话是不是粗话因时代而变,并举例说孔夫子也讲粗话。

他认为,《孟子·梁惠王上》中,仲尼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句,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孔子在骂人——

“你一开始发明送葬的这种俑的这个人,断子绝孙了!”

起先,我只知道“始作俑者”这个成语是贬义的,大概也能领会其意思,并不知道其出处,在听了李大师的“精彩分析”之后,才去溯本清源。在查“始作俑者”这个成语的时候,又顺着“俑”字,看完了东汉王充的《论衡·薄葬篇》。

在这篇文论里,王充认为:“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大意是,没有什么比有效更能说明事情的真相,没有什么比证据更能肯定论点的正确。

文中还说:“夫论不留精澄意,苟以外效立事是非,信闻见於外,不诠於内,是用耳目论,不以心意议也。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为言;虚象有效,则以事实为非。是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

此段的大意是,如果不深入思考,只凭传闻断事,就会信了虚假,误了真相,所以判断是非不能只依靠耳目的见闻,一定要通过内心的思考。

也正是在这篇文论中,我看到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的本意。王充说:“故鲁用偶人葬,孔子叹。睹用人殉之兆也,故叹以痛之。

原来,孔子看到鲁国用偶人(俑)殉葬,担心后人会效仿进而用活人殉葬,由此惊呼“其无后乎!”我恍然大悟,若不是还有些顺藤摸瓜的本领,迟早会被李大师“骗个精光”。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说:“真诚才是人生最高尚的美德。”(“Sincerity is the highest virtue in life.”)由此可见,李敖大师有的时候也会使用一些“小聪明”,并不是十分的真诚。



是的,“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对于晋城一中的成功,很多人感到好奇,总觉得里面有什么“内幕”,总想打听点什么“内情”,仿佛晋城一中的老师们有什么不可外传的灵丹妙药。

因为不明就里(只能看到晋城一中的巨大光环,却看不到光环之下的真相),人们有这样的好奇,太正常不过了(没有才不正常)!但因为不明就里,就穿凿附会,妄生许多臆测,却是不正常的。



有人说,晋城一中的成功没有什么了不起,无非是“集中了晋城市最优质的生源”。

我认为这是事实,但问题是许多地方同样集中了“优势兵力”,但却没有取得和晋城一中的成绩。所以,有优质生源只是原因之一,或者是重要原因,却不是根本原因。

平心而论,晋城的高中教育不只有晋城一中,阳城一中、高平一中两所学校也同样优秀,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学生考入“清北”。其实,也不仅仅是这三所学校,其他高中学校也都在努力办学,都为晋城人民提交了满意的答卷,只因大家的眼光局限于“清北”而选择性忽视罢了。考上“清北”不是错,错就错在只把眼睛放在“清北”上。

俗话说,视野过窄会导致气量过小,气量小会导致心态失衡,而心态失衡,人难免就会走极端,从而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来,忽略了“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这个宗旨。

再有就是,出现一个天才是偶然的,出现一群天才就势必有出现天才的土壤。

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说:“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

晋城一中有“好苗苗”不假,但问题是“好苗苗”也得有好土壤才行。因此我们首先要否定一些看法,比如“清北不是教出来的”云云。我认为,相信这些话的人基本上是否定了教育的功能,可谓是教育的外行了。

所以,如果我们把考上“清北”的学生奉为天才的话(实际上,考上清北未必就是天才!),那么,晋城一中实在是有培养天才的土壤了!



也有人说,晋城一中考得好无非是“在压榨学生的时间”。

对于这样的看法,我仍然不敢苟同。词典中,“压榨”一词有两层意思,一是比喻剥削或压迫;另一则是其本意,“用力榨取物体的汁液”。

如果现今社会还有学校“剥削和压迫学生”的行为,那就是对依法办学的严重挑衅,是为法律所不能容忍的。如果仅仅涵指“学生学习时间长、学得辛苦”之类的话,我倒觉得,“压榨时间”对于学习者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是不是“压榨”,得看行为的主体和意图而定。如果教师真的是强迫着学生学习,那就是一种剥削;如学生是自愿学习,就应当是一种努力;倘若学生起初不知道时间的重要性,而教师引导着学生知晓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那就是真的教育了。

若非如此,我倒不知道教育何为了!



也有人把矛头指向了晋城一中的教师,认为晋城一中的老师“卷得厉害”,大有到了“民不聊生”的境地。

说实话,有这种想法的人实在有必要到晋城一中的校园里去看看,特别是要看看一中的老师们,是不是真的像他们想的那样——“累得像条狗”。

至少在我看来,“卷”起来总比“倦”起来要好一万倍。“卷”,起码说明人还在努力;而“倦”则说明人连努力的想法都没有了。晋城一中的老师真的“卷”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我们先来看看《咬文嚼字》关于2020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内卷”的解释:

内卷又称“内卷化”,译自英语“involution”,本是社会学术语,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从而表现出一种人与人之间“非理性竞争”行为

说实话,从当前晋城一中“大家干劲十足,前途一片光明”的大好形势来看,很难想象老师们内部已经开始了各种“非理性竞争”。

事实上,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常到晋城一中去听课、教研,我感觉一中老师们确实不容易,工作非常辛苦,但这种辛苦是备课、上课、批作业之辛苦,非“内卷”之辛苦。

还有,如果“卷得厉害”只是为了说明老师们“累”的话,我可以大胆地回问一句:“就你所知,哪一所高中的老师不累?”



马克吐温说:“当谎言跨越了半个地球的时候,真相还在穿鞋。

成功不是偶然的。在我看来,理性看待晋城一中的成功,首先在于不妄下结论,其次是实事求是地从中提炼一些成功的经验。

《荀子·大略》中也说:“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我自己虽然不是什么智者,但多少也算得上是一个敢讲真话的人。

常有人向我打听:晋城一中组织了多少次考试?用了哪些题?搞了点什么培训?认为这就是晋城一中成功的秘诀。

其实不然。

在我看来,晋城一中的成功,根本没有什么内幕,唯有“务实”二字。



有道是,务实笃行,行稳致远

在晋城一中,这种务实表现在课堂上,就显露为一种“真诚”——教师发自内心地“教”,学生发自内心地“学”。这种“真诚”在外人看来,或许有点看不懂。

去晋城一中参观学习的人可能认为,“晋城一中的课堂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看了半天,并没有看出多少新花样”。

或许,正是由于从课堂上看不到“了不起的地方”,人们才会想,“晋城一中可能在别的什么地方下了不少功夫”,于是乎有了许多揣测。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错觉,析其原因,无非是大家把“课改”看得太神了。

人们总以为,课改就是一场有关课堂教学的革命。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就会一蹴而就,造出许多“高分”来。

不得不说,这样的认识实在过于激进,不值得我们拥有。对于持有这种看法的人,我倒建议,大家不妨读一下《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认为,课堂教学一定要避免一味强求学生“虚假的主体性”,不能只强调表现,而不追求倾听。

因为,相比于“积极地表达”,倾听、理解和欣赏同样重要。或者说,表达的前提是首先学会倾听。

倾听,就是一种“静悄悄”的姿态。



听课本身就是一种倾听。

那么,听课,我们都要听些什么?我想,绝对不仅仅是听“老师们的课有没有讲完,又或者讲得对不对”,而是要听“师生之间是否有精神上的交流”。

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有些隐藏的东西,只有在气氛的急促下,教师才会讲出来。这样,教师就真正让听众参与了他的精神活动。”

抛开交流的内容和形式,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精神活动就只有“真诚”了。所以,雅思贝尔斯所谓的“气氛”和“真正让听众参与了……”一句中的“真正”二字,实际上首先就指向了“真诚”。

晋城一中的“真诚”在于:

课堂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大家各行其是,没有被“形式主义”所束缚;工作中,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大家都各司其职,没有被“官僚主义”所束缚。

形式好搞,官气好养,唯独“务实”二字不易做到。由此看来,真诚就是一种务实,务实也非得真诚不可。

在我看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是务实的具体表现。因为,没有什么比教育事业更需要“求真务实”的精神了,这才是晋城一中成功的秘诀。



一个知识分子,不论在哪个行业、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学历、职称、地位有多高,唯有秉持求真务实精神,才能探究更多未知,才能获得更多真理,也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需要有实践力量的人”。所以,“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是干事创业最好的出路。

6月27日,山西省政府就《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标志着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开始全面实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祝愿晋城一中继续发挥“崇实”精神,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2022.06.27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