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沙讯 1月20日上午,湖南省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新闻发布会在长沙通程国际大酒店举行,省人社厅厅长李永军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
会上通报,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2025年实施民生补短提质攻坚,持续办好“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今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可以概括为,“两个促进”: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四个提升”: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困难群众救助水平、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四个加强”:加强数字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强人居环境建设、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24个项目,共有30家省直单位和中央在湘单位参与,预计投入总资金571.64亿元,较2024年增加35亿元、增长约6.5%。
2025年的项目是从去年10月开始,经过多条渠道征集筛选,省委省政府反复研究确定的。有以下几点考虑:
既办长远大事,又办身边小事。一定要把教育、就业、养老、医疗这些事关长远发展的民生大事办好。今年,省委、省政府下决心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置电脑30万台,新增省属本科高校学生宿舍床位6万个。统筹推进城乡就业,支持大学生创业,在抓好创业培训、建好孵化基地、用好创业贷款、发挥好创业投资基金作用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为解决好群众看病重复检查,农村手机信号不好等“身边小事”,将“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新建农村4G/5G基站”等项目纳入重点民生实事。
既有总体受益,又有分类保障。24个项目中,有12个普惠性项目,涉及教育、就业、医疗、政务服务等多个方面。同时,又针对不同特殊群体予以倾斜兜底。照顾好“一老一小”,今年将开展“三湘怡养”提升行动,继续推进老年助餐服务点建设;开展“生命起点”守护行动,为全省新生儿提供疾病免费筛查与诊断服务。照顾好残、困、弱群体,为认知障碍症老人建设“时光守护”床位;为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
既回答新课题,又续写老文章。24个项目中,继续纳入项目和新纳入项目各占一半。针对人民群众要求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的呼声,今年安排了“推进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针对农村居民“快递进村”的诉求,整合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省商务厅、省供销合作总社的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和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促进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同时,对于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提高困难群体救助标准等项目,今年继续纳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
既投资于物,又投资于人。基础性民生建设共安排了9个项目,投入资金超过195亿元。其中,投入农村“路、水、电、网”建设的资金达到1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湖南首次将“开展生活类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活动”纳入重点民生实事范围。同时,更加注重投资于人,在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实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训乡村医生、康复救助残疾儿童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让民生事业更有温度。
记者彭皓泽
链接
新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5000个
本报长沙讯 1月20日上午,记者从湖南省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全省准备新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5000个。
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汤吉鸿介绍,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充电桩42.15万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实现全覆盖,社会公共充电桩快速增长,公路沿线、居民小区充电桩有效提升,基本实现了全省充电“一张网”。
湖南是人口大省,也是汽车大省,随着“两新”惠民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购置消费潜力巨大,进一步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对解决群众里程焦虑、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稳投资、扩内需、促消费的务实之举,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今年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全力满足人民群众绿色出行的充电需求,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根据2025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安排,今年全省准备新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5000个。下一步,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加强协同配合,搞好统筹谋划和协调服务,建立完善调度机制,全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圆满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记者彭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