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南沙区港澳青创工作服务力,自2023年10月起,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港澳青创课题组携手广州南沙区委统战部、广州南沙港澳青年五乐服务中心,围绕南沙区创享湾港澳青创高质量发展工作开展系列调研。课题组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焦点小组访谈、专家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展开研究,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亮点举措,发现问题,并就南沙区创享湾港澳青创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可切实落地的优化建议,最终形成《广州市南沙区创享湾港澳青创高质量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过半数受访者满意南沙政策环境
2024年9月,《南沙区关于开展“图南筑梦”行动的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五大行动”)正式发布,旨在让以大学生为重点的广大青年选择在南沙图南高飞。这“五大行动”包括“就业领航”“创业筑梦”“安居乐行”“趣游惠享”“青春大使”。根据“安居乐行”行动,南沙对在辖内购买新建商品房的在读大学生及大学毕业生(不受毕业时间限制),在享受原有购房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给予最高不超2%的额外优惠。若是在南沙创业,南沙联合经办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个人与小微企业提供最高50万元和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若还是港澳台青年,根据南沙“港澳青创新十条”,单个在南沙就业的港澳青年3年最高可获51.5万元奖补资金。
从广州市到南沙区,各个不同职能单位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深化《南沙方案》等的宣传力度,推动南沙区相关政策知晓度不断提升。受访者中,超过542人知道《南沙方案》,占比超过50%。受访者中,有超过50%的人对南沙的政策环境及政策落实度表示满意。除了地理位置优势,吸引港澳青年到访南沙的因素中,政策支持到位,占66.34%;认为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占57.32%;其次则是营商环境好以及创业成本低。这些也是吸引港澳青年到南沙发展的原因。
多形式吸纳港澳青创项目
协同港澳是《南沙方案》的定位目标之一,近年南沙区积极对接港澳,展开相关工作。课题组梳理发现,部分港澳青创基地聘请了港澳员工,部分港澳青创基地也与港澳台及海外地区的专业机构、高校、社会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里南沙区委统战部、南沙区科技局、南沙区人社局、团南沙区委等有关部门,联动区域13家青创基地开展各类创业就业大赛、政策宣讲、项目路演、文体交流等活动。其中,部分科技创新赛事在行业领域已成为口碑好、评价高的专业赛事,也成功挖掘出一批潜在项目。
受访基地普遍提出,由于港澳台地区的文化及制度差异,对来南沙创业发展的港澳台青创项目,会着重在企业服务方面,为项目落地南沙提供创业支持和指导,帮助项目在南沙成长。这些支持和服务,颇受港澳青年好评,也成为吸引其前来南沙创业就业的因素之一。
工作以外的社交圈如何建立?
当前,南沙正发挥《南沙方案》牵引作用,致力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安居门槛进一步降低后,南沙可为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提供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与平台。
从硬件配套上来看,已基本满足港澳青年的日常居住生活,但工作之外的社交圈如何建立?从细项上来看,影响青年未选择留在广州南沙发展的主要原因有,缺乏社交圈,缺乏商业人脉,家庭关系,对当地文化环境以及对内地商业生态环境、法律规章制度不熟悉等。
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港澳项目落户南沙普遍关心的首先是营商环境,如项目属于转化阶段,需要市场支持;其次是配套政策,申请的难易度以及奖补力度;对生活环境的重视,如需要居住支持;需要创业指导,由于对当地法律规章制度等不熟悉不了解,需要机构协助等。
建议优化现有信息平台
在不同政策环境和制度情况下,如何破圈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南沙发展?课题组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交流交往以及硬件配套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建议一:加强青年交流交往。建议二:提供商业人脉资源。建议三:优化现有信息平台。建议四:优化区内交通配置。
采写 / 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郑雨楠 蒋臻 莫郅骅
摄影 / 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冯宙锋 徐杰 梁炜培 郑雨楠
实习生:石梓瑶 谭政 曹娜 杨卓尔 胡婉玲 蒋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