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

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介绍“夯实‘三农’基本盘,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

2024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增产

粮食生产克服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再获丰收,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达到1.413万亿斤,比上年增产221.8亿斤。大豆油料扩种成果有效巩固,棉糖胶稳定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全国超过六成的监测对象已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也都针对性落实了精准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提高产业就业帮扶质效,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

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任务顺利完成,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75%左右。超额完成年度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效益改善,预计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8万亿元。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向好,“乡游”“村字头”IP吸粉无数,带火了乡村、致富了农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3%。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过45%。乡村道路、供水、通邮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农村改革重点任务稳步推进

在安徽、湖南、广西三省区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在其他省份的县、乡镇有序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地区绝大多数农户的承包地总体顺延。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服务面积超过21.4亿亩次,带动小农户9400多万户。

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

组织各地深学细悟“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分片区召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会,实施一批试点工程,推广一批典型案例,因地制宜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乡村振兴路径。

链接

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供给有保障

据央视 新春佳节临近,“菜篮子”产品数量够不够、品种多不多、价格稳不稳、质量好不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如何稳生产、促销售、保供应?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我国在田蔬菜面积为8020万亩,同比增加80万亩左右。冬储菜量也不小,肉蛋奶等生产稳定。同时,大中城市多渠道、多途径组织货源,适度加大备货量。总的看,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供给是完全有保障的。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指导各地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市场稳定供应。在稳生产方面,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加强生产指导服务,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供应充足、质量可靠。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潘文博表示,推动各地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完善农产品购销应急处置机制,拓展销售渠道,让农民不愁卖、让市民放心买,让大家安安心心过大年。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据央视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过渡期以来,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帮扶534万名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832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了2—3个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2024年前三季度,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4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5%。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2025年是过渡期最后一年,农业农村部将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研究谋划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政策举措,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突出抓好“两提一促”。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