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连凯/央视新闻

今天(1月21日)起,全国铁路开始发售2月4日春节假期最后一天的火车票,节后售票高峰预计将延续一周左右。针对部分热门线路开售即候补,第三方平台宣称抢票软件可以和旅客拼手速等问题,总台央视记者采访了铁路12306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铁科院电子所副所长阎志远,就旅客关心的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回应。

问题一:铁路12306与“抢票软件”有没有合作?

一些“抢票软件”在其相关页面和功能介绍中大量设置12306字样,让旅客误以为其与铁路12306平台有合作,票额有保证。实际情况是, 12306平台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平台机构有合作,也未将票额分配给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也没有与任何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链接。

问题二:“抢票软件”比普通旅客“手快”吗?

问题三:“抢票软件”的“加速包”能加速吗?

问题四:“抢票软件”说的成功率靠谱吗?

“抢票软件”宣传所谓的成功率,没有任何依据,也是一种营销术。 票源全部在12306系统中,“抢票软件”没有任何票源,成功率达到多少没有任何保证。“抢票软件”自称购票成功率比较乐观,让旅客感觉希望很大,自愿掏钱。如果购票成功了,让旅客认为是花钱的作用。如果没有购票成功,“抢票软件”也没有任何责任,因为没有承诺100%。

问题五:为何12306页面上某车次显示“无票”,但“抢票软件”页面上显示“有票”?

“抢票软件”平台页面上显示的余票数据,是从12306平台爬取页面显示的信息,再修改加工而成。当某车次车票售完后,12306平台上会显示该车次售罄,但“抢票软件”平台上显示时将其更改为“有票”,实质是让旅客“买长乘短”“买短乘长”或“换座”。

“抢票软件”诱导旅客设置多个出发到站组合,采用多花钱、购买实际到站前方几站车票的“买长乘短”方式,以及先买短途车票上车、违规不下车的“买短乘长”方式购票。在“有票”下方附加设置小字提示,如“多买几站”或“全程不用下车、上车补票”等,这种“有票”并不是真的有出发站至到站的车票。“买长乘短”让旅客多付费用、多占有限的铁路运力资源,“买短乘长”、上车补票可能会引发列车超员报警、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铁路部门将依规请“买短乘长”人员下车,旅客出行会受到很大影响。

另外,“抢票软件”还通过推荐不合理换乘方案,让其平台显示有票,有的换乘时间特别短,旅客出行时极易造成“漏乘”,但“抢票软件”不考虑这些,仅考虑购票成功后其可赚取费用。

问题六:通过“抢票软件”买票是否存在风险?

铁路12306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第三方平台在旅客购票过程中会保留用户信息, 不仅有附加费、捆绑销售服务等“陷阱”,还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问题七:为什么一些旅客购票,选择“抢票软件”,而没有选择12306平台?

一些 “抢票软件”利用旅客急于购票的心理,进行 夸大甚至虚假宣传,以赚取“加速包”费用等为目的行为。

问题八:网传“抢票软件”通过集中抢票,让退回的车票满足自己候补需求。这种做法是否可行?

本期编辑 邹姗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