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精彩落幕;11日18时,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结束第七届进博会保电工作。在此次进博会保电工作中,公司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聚焦新技术、新装备、新手段的落地应用,进一步完善智慧供电保障管理体系,同时推动进博会区域高可靠性建设和管理、技术经验辐射全上海,将“智慧保电”打造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电力的窗口”里的一块金字招牌。
数字孪生筑牢场馆保电屏障
被称为“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是进博会的举办场馆,也是国网上海电力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11月10日,第七届进博会进入展会最后一天。“一切正常!”9时许,来自国网上海青浦供电公司、进驻场馆参与保电的现场工程师王子畅再一次通过智慧保电数字孪生系统巡检“四叶草”内的全部保电线路、设备。这样的工作,他和同事们在展会期间每天都会进行数次。
国网上海电力精选37名能力强、素质高的保电人员,对“四叶草”内共99个保障点开展保电值守和设备特巡。
“今年,我们在去年3943个数据采集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736个数据采集点。”王子畅介绍,针对重点设备所安装的地电波、超声波等各类传感器如同末梢神经,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并传递到智慧保电数字孪生系统中,可直接反映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实现了由预防性检修向预测性检修的转变。
国网上海电力不断拓展数字孪生电力保供应用场景,聚焦医院、水务、燃气等与城市安全稳定运行和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重要客户,量身打造了数字孪生“电力管家”,提升电力保供智能化水平。
技术制胜提升电网保供水平
“四叶草”外不远处,一幢外观平平无奇的建筑暗藏玄机国网上海电力进博会供电保障前线指挥中心坐落于此。青浦供电公司现场工程师李雅晴是参与了五届进博会保电工作的“老兵”,今年她的岗位就在前线指挥中心。只要在岗工作,她就会应用7.0版全景智慧供电保障系统开展电网侧各类保电工作。
自第一届进博会起,国网上海电力就为展会定制了全景智慧供电保障系统,此后则依托每年最新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成果滚动迭代更新该系统。
“四叶草”周边区域的电力线路均为地下电缆,守护这些线路的安全是确保供电稳定的关键。除了人工定期巡检,场馆周边核心区域内为电缆安装的911个感知装置就如同911名全天候在岗的哨兵,实时监测外力破坏、通道气体异常等情况。同时,该系统后台通过数据研判可主动告警,提升了保电工作的效率。李雅晴说:“这仅是全景智慧供电保障系统诸多功能中的一项,这套系统也已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广泛运用。”
在上海电网全域,单就电缆专业而言,国网上海电力就布置了可视化装置近1400套、智能井盖装置4100余套、电缆本体监测装置1100余套、环境类监测装置近1000套,这些设备可强化通道监测防控能力。此外,该公司变电专业依托数字化表计、红外及可视化监测等装置,实现了全景智能远程巡检;输电专业依托可视化装置,实现了环境立体监控;配电专业则依托暂态录波型故障指示器、智能终端等装置,实现了智慧配网透明感知。
全绿电办会打造低碳活动样板
第七届进博会现场人潮涌动,但大多数参观者还不知道,本届进博会用的是低碳环保的绿电。
10月24日,第七届进博会开幕在即,国网上海电力积极协调,促成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第七届进博会绿色电力办展合作协议。此举意味着本届进博会通过采购市内发电企业绿色电力证书的方式实现全绿电办会。
2023年,在国网上海电力的推动下,场馆方通过绿电交易成功采购绿电800万千瓦时,覆盖第六届进博会举办期间全部场馆的清洁用电,让进博会首次实现全绿电办会。
在获悉今年场馆方又有绿电办会的意愿后,国网上海电力积极协调各方,服务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为上海市首家完成建档立卡、申领并交易绿证的新能源企业。该公司所属崇明绿华“渔光旅”项目成功申领1万张绿证,并通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绿证交易平台交易至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全面保障本届进博会从筹备到闭幕期间的绿色用电需求。
“通过绿证交易方式实现全绿电办会,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年初以来,上海绿证交易量已突破2000万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参与绿电绿证交易和绿色电力消费核算。”上海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管朱皇儒说:“我们也希望本届进博会成为一个‘样板间’,为今后拓展绿电绿证交易模式,出现更多的全绿电办会、办展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
来源: 上海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