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全球科技投资的新风口。从国际视角来看,目前这一领域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CNBC 蒋钰:近期摩根士丹利发布了一份名为《人形机器人100强》的报告,指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或成为未来十年科技领域投资的关键趋势之一,并且预计,人形机器人产业、全球潜在市场总规模TAM高达60万亿美元。
这份报告系统梳理了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100家上市公司。报告特别指出,目前确认涉足人形机器人开发的公司有73%位于亚洲,其中中国占据了56%。摩根士丹利称,他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进展最为显著。中国本土的初创企业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本地化的应用场景以及强有力的政府支持,这些都推动着行业快速发展。
摩根士丹利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的公司大致划分为了三类。第一类是做“大脑”的公司,这是指为机器人提供智能核心的企业,包括一些半导体和AI软件公司;第二类是做“身体”的公司,涉及机器人所需的硬件组件,例如传感器、电池等;第三类,则是集成商,这是指能将上述的技术和硬件结合,开发出完整人形机器人产品的企业。
不同地区在这三大类别上的优势也不同,可以看到三大类型中最多的是做“身体类”的公司,其中中国凭借硬件供应链的成熟度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大脑类”则是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企业有在芯片、AI算法等方面的优势,占比较高,而集成商从地域上看分布相对分散。
CNBC近期的采访显示,无论是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还是产业内的相关从业者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前景都比较乐观。
从行业角度,近来,包括英伟达、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都有进军人形机器人的计划。美国初创企业Apptronik近期宣布完成了3.5亿美元的A轮融资,接受CNBC采访时,公司CEO从产业角度分享了未来发展的轨迹。
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Apptroni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卡德纳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当我们解决了安全问题,成本也变得更可负担时,机器人将开始进入家庭生活,比如医疗保健和老年护理,这些是我特别关注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