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
通讯员 李季
实习生 陈湘
2月24日,一场跨越30年的温馨重逢在武汉市新河街小学拉开帷幕。故事的主角黄莹,以及她曾经的班主任胡老师。而这场重逢的契机,源自央视前知名主持人董浩的一则寻人视频。
30年前,还是六年级学生的黄莹,给喜爱的少儿频道主持人董浩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用稚嫩的笔触写下了心中的疑惑:为什么成功人士和大英雄中男性居多,国家发展难道不能有更多杰出女性吗?这封信承载着一个11岁女孩对世界的好奇与思考。当时没有互联网,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黄莹通过阅读大量报纸、杂志,观看各类电视节目来探索世界,这些积累让她比同龄人有着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的思考。时光匆匆,这封信在岁月里沉淀。直到2025年,董浩发布寻人视频寻找当年写信的黄莹,在媒体、网络和学校的努力下,黄莹被找到。
重逢的这一天,校园里的气氛格外热烈。活动由校长主持,六年级的同学们坐在一起,满是期待。黄莹和胡老师在大家的掌声中走上台,孩子们为他们系红领巾、献花。不过,在给胡老师系红领巾时,刘文轩小朋友因为紧张一时不知所措,“当时特别紧张,我不太会系,就想偷偷看旁边同学怎么系,可还是没学会。还好胡老师特别慈祥,自己把红领巾系上了。”胡老师的和蔼可亲,化解了这一小插曲带来的紧张。
“黄同学做事非常认真,最主要是有远大的理想。我看了毕业时给她纪念册的留言,那时我就祝她展翅高飞,果真她没让我失望。”胡老师看着已经成人、成才的黄同学满是感慨,“只希望你能继续努力,飞得更高更远。我希望同学们能像她一样,定下目标,努力奋进。”
看到熟悉的校园,那些曾经的回忆如潮水般向黄莹涌来。她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从小学时因董浩叔叔以及自身的兴趣对媒体行业的向往,到为了考上理想学校主动做奥数题;从保送中山大学到保研武汉大学语言学院,却为了梦想跨专业开始学新闻,再到坚持进入媒体行业成为记者。她的每一步都坚定而执着,如今的她,已经在媒体领域取得了许多成绩,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而对于那封信她也有了新的见解:“当时的我受限于视野,只看到杰出女性较少的现象,却没考虑到时代背景。现在不一样了,社会在进步,各行各业都有女性在发光发热。我希望大家,特别是女生,一定要有自信,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勇敢地去追求梦想。”
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惊喜出现了。原来,当天正好是黄莹的生日,学校贴心地为她准备了蛋糕和礼物。这份礼物意义非凡,是黄莹30年前的档案,而胡老师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自己60年的从教档案。在同学和老师们的祝福声中,黄莹许愿并吹灭了蜡烛,她表示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过过生日了,真的很感谢大家。
校长夏艳蓉上台发言:“一周前,当我看到寻人启事时,被深深地触动了。小黄同学是我们近4000名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她的信让我看到了新河街小学学生应有的样子——有思想、有志向、敢于表达。我们有责任找到她,和大家分享她的故事。今天,小黄同学和胡老师重回校园,我希望他们能向大家传递一份力量。”
刚刚还很紧张的刘文轩也从黄莹的故事中汲取了勇气和力量:“学姐30年前写下一封信,30年后成为了自己信中所说的女才子。这种奋发拼搏的精神让我明白,我也要继续努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