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江苏一家公司80%的股权在阿里资产平台上以1元起拍价成交,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许多人质疑:1元就能买下公司,这是否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公司之间是否存在猫腻?
2月6日,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此次拍卖程序公开透明,且有提前公示,但法院提醒,购买股权风险极大,尤其是这种几乎免费的股权,非专业人士及对标的公司不知情的人士不建议购买。
1元拍下公司80%股权,竞拍者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公司的债务是否会转移到竞拍人身上?是否存在是破产公司为甩脱债务的可能呢?对此潇湘晨报连线知名刑事辩护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从法律角度做出解读和科普。
股权拍卖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付建:购买拍卖公司的风险点有很多
1、出资瑕疵风险:如果受让的股权未实缴出资,受让人可能会面临补足出资的责任。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转让已认缴出资但未届出资期限的股权的,由受让人承担缴纳该出资的义务;未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日期缴纳出资或者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所认缴的出资额的股东转让股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在出资不足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2、公司债务风险:竞拍人需要承担公司已知的债务。如果公司存在未披露的债务或潜在的债务风险,竞拍人可能会面临额外的法律责任。
3、信息不对称风险:竞拍人可能对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负债情况、股东认缴出资及实缴出资、股权实际登记情况等信息了解不足,从而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公司债务风险是否会转移给竞拍者?
付建:这取决于多种因素:
如果公司是认缴制,原股东未实缴出资,竞买人成为新股东后可能需承担未实缴部分的出资义务,
如果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正常情况下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但是如果股东存在出资不实、抽逃出资、公司与股东财产混同,或竞买人明知公司存在大量债务仍恶意竞拍以获取公司资产等情形,可能会被法院判定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如何规避风险
付建:1、仔细阅读公告:竞拍人应当仔细阅读法院拍卖公告,了解股权是否存在质押、冻结等限制情况
2、尽职调查:对目标公司进行全方位审查,包括公司的经营状况、负债情况、财务报表等,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律师或会计师进行尽职调查。
3、咨询专业人士:在竞拍前,咨询专业律师或财务顾问,了解股权拍卖的法律风险和潜在问题。
4、查询公司信息:通过企查查等平台查询股东出资情况以及公司涉诉情况,了解公司是否存在自己不知情的债务。
潇湘晨报记者黄康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