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多部门发布了《滨州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构建具有滨州特色的绿色低碳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这一工作方案不仅是一份文件,更是让滨州市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有了抓手,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方案》,到2025年,滨州市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成,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十四五”期间,废有色金属利用量增幅超过30%,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7%,报废机动车年规范回收拆解量达到1万辆,废旧家电年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15%。到2030年,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全面建成,充分挖掘各类废弃物资源价值,进一步提升再生材料在原材料供给中的占比,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质量显著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全省前列。
《方案》围绕加强废弃物管理回收、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水平、加强重点废弃物循环利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五方面,提出20条具体举措。
《方案》提出,加强废弃物管理回收。一是加强工业废弃物精细管理,推动废弃物就地协同循环利用。二是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大力推进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三是推进社会源废弃物分类回收,促进生活垃圾收集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
《方案》提出,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水平。一是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拓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渠道,大力推进秸秆离田产业化应用。二是推动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三是促进二手商品交易规范化,丰富二手商品交易渠道,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四是推动废旧装备再制造,建立健全再制造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五是推进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有序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应急处置医疗废物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六是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积极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方案》提出,加强重点废弃物循环利用。一是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二是推动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管控。三是探索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路径,推动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
《方案》提出,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一是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推动园区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二是培育行业骨干企业,支持建设一批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三是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建立滨州市重点联系再生资源企业名单制度。
《方案》提出,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一是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加强对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二是完善用地保障机制,分级分类做好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用地保障。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支撑,鼓励废弃物循环利用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搭建创新平台。四是完善再生材料推广应用机制,探索建立再生资源材料使用制度。五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广泛宣传关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