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到江西乐平看大戏 感受古戏台营造技艺 春节期间,在赣剧文化发源地之一江西乐平,一出又一出的好戏在各个乡镇村落轮番上演,处处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戏台是戏剧艺术的表演场所和戏曲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我国戏曲的发展和繁盛,同时也是我国建筑遗产的珍贵遗存。在江西乐平市,一座人口不足百万、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县级市,遍布了458座戏台,那里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春节期间,江西乐平各村的古戏台上,伴随着锣鼓点响起,舞台上演员们的深情演绎伴随着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河北曲周:非遗“木版画”上的中国年 中新网河北新闻1月20日电 (王天译 王喜民)春节临近,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大街小巷,年味儿变得愈发浓郁。在当地一些传统手工艺人的家中,一项延续多年的春节习俗——制作木版画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这个节日增添别样的文化韵味。图为王晓丽在雕刻模板。 张丹 摄 在曲周镇小河道村王晓丽的家中,屋内摆满了制作木版画的工具和材料,书架上一块块大大小小雕刻精美的木板有序排列。王晓丽正专注地制作木版画——在木板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履职为民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杨永修:践行“工匠精神” 用铣刀雕刻“中国精度” 在中国一汽研发总院的试制车间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正一丝不苟地操作着精密加工设备。凭借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杨永修在数控技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他参与完成了国内最新款自主研发V12发动机的试制加工任务,结束了多缸发动机核心部件需由国外加工的历史,填补国内V型发动机制造的空白。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杨永修不仅在工作岗位上践行着“工匠精神”,还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为民发声。记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高峰期日薪一两万,哈尔滨冰雕师:人做一半, 天做一半 哈尔滨冰雪季,除了“南方小土豆”,还有年年创新、年年热的冰雕。从去年牙齿掉了又被“焊”上的“冰龙”,到今年给大家亿点点震撼的“冰雪辽宁舰”,再到“冰雕师日进千元”的热搜,关于冰雕的话题总能戳中网友的心巴。冰雕师为何能“日进千元”?网友自己在家能否DIY冰雕?冰雕工具有何特殊性?带着这些问题,封面新闻记者对话了几位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冰雕师,揭秘冰雕师的日常。最高峰日薪一两万 从业人员依然紧缺对黑龙江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
“几席有余香”玺 乾隆皇帝的“点赞神器” 清代皇帝的宝玺,绝大部分得以保存至今,种类齐全,体系完备,从不同侧面勾勒出皇帝自身的性格特点、生活情趣、文化修养,成为难得的宫廷史研究资料。其中乾隆皇帝的御用玺印可以说最具有代表性。乾隆皇帝的御用玺印的印文择取上范围极其广泛,来源多样。许多印文不仅直接或间接出自儒家经典、古代著名诗文中的名篇佳句,更为特别的是有相当多的印文出自乾隆皇帝自己的御制诗文。此方田黄石“几席有余香”玺的印文即出自乾隆皇帝皇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新春市民水仙花展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开幕,持续至2月4日 隆冬时节,水仙花开,“年”就近了。1月18日,2025新春市民水仙花展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开幕。本文图片均为园方供图1月18日,2025新春市民水仙花展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开幕,花展将持续至2月4日。花展期间,公园于西门、南门布置新春年味元素的植物造景,并于党群服务站(游客服务中心)举办一年一度的水仙雕刻造型大赛,近百盆出自沪上大师和民间达人之手的精美水仙雕刻作品同台争艳,传承和发扬水仙雕刻技艺与文化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3 浏览
火箭的燃料竟然要人工雕刻?火药雕刻师那么重要,为何美国不需要 我国火箭多次成功发射,与其所用的燃料是密不可分的,这里就不得不说到一个神秘的幕后职业——火药雕刻师。没想到吧,火箭所用的火药并不是直接使用的,而是需要用专业雕刻工具进行塑型,使火药更贴合火箭,防止因火药形状问题导致发射火箭时产生严重事故。众所周知,火药非常敏感,稍有火星或温度变化过大都有可能点燃发生剧烈爆炸,足以推动火箭的火药量一旦爆炸,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性。可以说,这个职业背后的人们正是真正的大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3 浏览
云冈石窟第1窟、第2窟因考古调查临时封闭 中新社大同2月10日电 (记者 胡健)云冈研究院10日发布消息称,因开展考古调查工作,云冈研究院2月11日起对第1窟和第2窟采取临时封闭,待工作完成后恢复开放。第1窟和第2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开凿于公元471年至494年。两窟外壁东西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形佛塔。洞窟上开明窗,下开窟门,平面为方形,平顶,中心塔柱直达窟顶,四壁开龛造像,可供僧人绕塔参禅礼拜,为典型的塔庙窟。据考证,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千城百县看中国|北京:潭柘紫石砚的坚守与新生 潭柘紫石砚是利用潭柘紫石制成的砚台,为北京门头沟区特产。明清时期即为宫廷御用佳品,广受群众欢迎,极具收藏价值。潭柘紫石砚在雕刻技艺上手法独特,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2021年,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让我们跟随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尚征武,深入了解这一古老技艺的精髓与传承故事。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导:邱俊松报道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文化中国行|非遗木雕传承人程懂:匠心独运,木板雕刻续写岁月风华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作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瑰宝,木雕艺术中蕴含的诗情画意,时至今日仍然令人神往。正值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的一家工厂,探访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传承人程懂与他背后关于木雕非遗的时光印记。坚持源于兴趣 专注成就卓越程懂出生于河南省夏邑县李集镇农村,十二三岁时,因家境贫寒,他不愿再继续上学,在舅舅的帮助下,他决定远赴浙江省东阳市学习木雕技艺。对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