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

河北省联通京津干线公路达到54条

新京报讯 据河北省政府网消息,记者2月19日从河北省持续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京津冀公路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河北省5个衔接京津干线公路项目建成通车,新增接口4个,拓宽1个,联通京津干线公路达到54条80个接口。2024年,河北省交通运输系统着力解难点、疏堵点、去痛点,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基

“携手”11年 京津冀产业协同如何再升级?

央视网消息: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1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达11.5万亿元,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三地不断提高产业转移效率,提升产业协作水平,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发展”。北京由“大而强”转向“优而精”,天津从“体系全”转向“韧性强”,河北由“接得住”转向“升级跳”。接下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锻造更为坚强的领导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全国率先上线企业跨省份迁移全程网办系统,推进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

张国华调研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情况

据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23日,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到安新县调研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推动白洋淀芦苇平衡收割和资源化利用,持续巩固提升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

北京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以更大视野构建卫生健康协同发展新格局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过去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夯基垒台、落子布局,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兄弟同心铸就了新的区域发展增长极。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在已有基础上向前推进的每一步,都将更考验智慧担当与历史耐心。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在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长安街知事推出系列报道“京津冀一把手访谈录”,邀请三地市区和政府部门“一把手”,分

京津冀2024年区域GDP11.5万亿元 三地增速均超全国丨北京经济新航标

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各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作,区域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加速协同,重点区域稳步建设,协同发展持续向纵深推进,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月21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1.5万亿元,三地增速均超全国。京津冀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据北京市统计局介绍,11年来,京

“雄安”客户端正式发布 打造“一站式”城市数字服务新生态

中国青年网雄安2月26日电(记者 姜文山)2月25日,雄安新区城市超级APP——“雄安”客户端上线发布仪式举行,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宣布“雄安”客户端正式上线。“雄安”客户端上线发布仪式现场。雄安媒体中心王伟倩摄作为雄安新区城市线上服务的统一入口和舆论传播主阵地,这款由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管主办,授权新区宣传网信局建设、雄安传媒有限公司运营的城市超级APP,标志着雄

雄安新区2025年一季度70个重点项目开工 总投资537亿元

中新社雄安2月5日电 (赵丹媚 韩冰)雄安新区5日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动员活动。这批开工项目共计70个,总投资537亿元(人民币,下同)。2月5日,雄安新区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动员活动。 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据介绍,本次开工项目个数多、体量大、覆盖面广。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紧紧牵住承接疏解“牛鼻子”。推进疏解项目提质提速,统筹做好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等疏解配套设施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

2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水利部获悉,截至2025年2月24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4亿。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水利部加强工程调度管理,强化运行监管,全力保障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有效缓解沿线水资源短缺状况,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优化水资源配置方面,工程供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