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手艺人共聚武汉江岸咸安坊,非遗新春大集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摄影记者 邹斌游客们在展示厅里挑选非遗手工艺品湖北大漆、楚陶、版画,云南扎染、瓦猫,湖南湘绣、土家族织锦等非遗手艺人集体出摊,展示和售卖各类精美的非遗手工艺品。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2月1日上午,“不如见一面”新春大集:三地联合非遗作品展在武汉市江岸百年咸安坊开启。新春大集以“非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文化中国行|新疆吉木萨尔:110件北庭故城遗址文物获“新生” 在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修复室内,一件件残缺的古代陶器迎接“新生”。清洗、拼对、填补裂纹,复原纹饰……在文物修复师手下,千年前的丝路遗珍恢复了原本面貌。截至目前,文物修复师已修复北庭故城遗址各类文物110件。修复完成的文物将在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展出,部分精品将在“数字北庭”线上平台展示。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曾是唐代北庭都护府所在地。作为丝绸之路北道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6000年前的“花瓣纹”彩陶: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1977年于山西方山县峪口采集的庙底沟文化彩陶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1985年,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参加在山西临汾举办的“晋文化”研究座谈会,写下了“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汾河湾旁磬和鼓,夏商周及晋文公”4句诗。这几句诗在考古界流传甚广,其中“燕山龙”是指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玉雕C形龙;“华山玫瑰”则是指在仰韶文化时期庙底沟文化中经常出土的彩陶上所绘制的花卉纹样,盛行于山西、陕西、河南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39 浏览
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红山文化玉器(上新了) 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出土的玉器。 党 郁供图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为内蒙古自治区目前考古发掘的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的积石冢。冢内积坛内发现的红山文化墓葬,出土了大量无底筒形器、玉石器、彩陶器、蚌贝器物等,为深入了解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形态、组织管理提供了新材料。一次性出土的百余件红山文化玉器,包括玉料、钻芯、玉器残件等,为探讨红山文化玉器加工技术、玉料来源与使用,提供了丰富资料。(党 郁)《 人民日报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58 浏览
[视频]【文化中国行】唐三彩烧制技艺焕发新光彩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唐三彩是一种风格独特的陶器,盛行于唐代,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2008年,唐三彩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今天(3月1日)的《文化中国行》,我们将带您走进河南洛阳,领略唐三彩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在洛阳博物馆,唐三彩的专题展厅每天都会迎来各地观众前来参观。唐三彩是多彩低温釉陶器,以黄、绿、白三色为基本釉色,而“三”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的意思,“三彩”因此蕴含着“多彩”之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陶艺人陈训坡:在漂泊的故事里,无序之序就是热爱 窑尾处,榕树繁茂;夏日里,凉风习习。坐落于佛山石湾镇的“南风古灶”,世代演绎着制陶的活色生香。在这里,土与火,酿造出岁月“陶”香,孕育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解压、纯粹,是来访者的第一印象。如今的南风古灶,成为艺术家的心灵栖息小港,这些让时间慢下来的手艺人,借石湾陶诉说着时光与匠心的故事。对话导读:陈训坡,90后,佛山市石湾镇“言川”陶艺工作室主理人。作品以茶器、花器为主,不限定造型,不接受定制,风格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斯里兰卡:制陶工厂 1月22日,工人在斯里兰卡比耶加默的一家制陶工厂内制作陶器。新华社发(阿吉特·佩雷拉摄)1月22日,工人在斯里兰卡比耶加默的一家制陶工厂内搬运陶器。新华社发(阿吉特·佩雷拉摄)1月22日,工人在斯里兰卡比耶加默的一家制陶工厂内为陶器做雕刻工作。新华社发(阿吉特·佩雷拉摄)这是1月22日在斯里兰卡比耶加默的一家制陶工厂内拍摄的陶器。新华社发(阿吉特·佩雷拉摄)来源:新华网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46 浏览
湖南史前文明图卷亮相国博 参观者在“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上观看图卷。 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新石器时代高庙文化陶釜。 杜建坡摄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现场,一幅气势磅礴、笔触生动的百米画卷映入眼帘。该展首次用国画艺术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让观众穿越数十万年的岁月,见证湖南史前文明的诞生、发展与辉煌,感受湖湘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进取力量。湖南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当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文物局承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的“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首次用国画艺术全景再现湖南史前文明演进的宏大历程。《万古长歌·湖南史前文明图卷》由多位画家历经两年创作完成,作品长140米、高1.8米。展览还精选49组(91件)湖南史前文明考古文物(含石器、骨器、陶器、玉器等)进行同步展出,增加展览的丰富性、生动性和知识性。展览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44 浏览
贵州平塘:牙舟古陶淬新语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加强牙舟陶器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创新产品,让传统文化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据了解,牙舟陶器产于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其生产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牙舟陶器烧制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5年2月22日,在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牙舟陶工艺作坊,工人在制作陶器。CICPHOTO/肖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