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

美联储主席:不急于调整政策立场,利率限制性已显著减小

北京时间1月30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4.25%-4.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去年,美联储累计降息100个基点。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并不急于调整政策立场。经济依然强劲,利率已经不再如过去般对经济起到抑制作用。“政策立场的限制性较之前显著减少,经济保持强劲,我们并不需要急于调整政策立场。”鲍威尔说道。当被问及美联储在3月议息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时,鲍威尔

美联储威廉姆斯:预计2025年和2026年GDP将增长2%

【美联储威廉姆斯:预计2025年和2026年GDP将增长2%】财联社2月12日电,美联储威廉姆斯表示,预计2025年和2026年GDP将增长2%,美国经济处于良好状态。由于政府政策的影响,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美国失业率应维持在4%至4.25%之间。美联储在降低通胀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货币政策已做好充分准备,以实现美联储目标;适度具有限制性的政策应能将通胀率降至2%;预计今年通胀将维持在2.5%左右

美联储主席:不急于调整政策立场,利率限制性已显著减小

北京时间1月30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4.25%-4.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去年,美联储累计降息100个基点。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并不急于调整政策立场。经济依然强劲,利率已经不再如过去般对经济起到抑制作用。“政策立场的限制性较之前显著减少,经济保持强劲,我们并不需要急于调整政策立场。”鲍威尔说道。当被问及美联储在3月议息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时,鲍威尔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呼吁谨慎对待进一步降息

当地时间2月12日,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休·皮尔(Huw Pill)表示,英国央行对进一步降息需要谨慎,因为抗通胀任务尚未完成。皮尔表示,潜在的价格压力仍然存在。“去通胀已经取得进展,但尚未完成,我们可以降低一些货币政策的限制性程度。”皮尔说,预计将进一步降息,但速度要慢一些。皮尔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长期来看。

增长乏力压倒通胀担忧,欧洲央行第五次出手降息,后续还有?

财联社1月30日讯(编辑 赵昊)当地时间周四(1月30日),欧洲央行宣布将三大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这也是该行连续第四次、去年6月份以来的第五次降息。新闻稿写道,自2025年2月5日起,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将分别从3.00%、3.15%和3.40%,降至2.75%、2.90%和3.15%。与市场预期一致。欧洲央行存款机制利率 欧洲央行在新闻稿中写道,降低通胀的进程进展顺利,

美联储放慢脚步也无所谓?欧洲央行管委:我们今年仍可能降息3次!

财联社2月13日 讯(编辑 黄君芝)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克罗地亚央行行长武伊契奇(Boris Vujcic)周三表示,即使美联储放缓降息步伐,欧洲央行今年也可能再降息三次,但宽松政策的前提是基础通胀迅速下降。自去年6月以来,欧洲央行已五次下调借贷成本,并暗示将进一步放宽政策,这让投资者猜测进一步降息的速度和程度。“市场预计今年还会有三次降息,”Vujcic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期望并非不合理

美联储观察:迎接不可测的干扰

文丨张涛(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春节前夕,美联储召开了今年第一次议息会议,决定维持美国联邦基金利率【4.25%,4.50%】不变,不仅如期兑现“放缓降息步伐”的政策信号,并且将通胀的措辞由“向2%目标取得进展”调整为“通胀仍处略高水平”,将就业市场的措辞由“放缓”调整为“保持稳健”。在记者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则表示,即便是已经累计降息了100BPs,但政策依然是限制性的,对

英国央行官员Greene:需要保持利率限制性以击败通胀

【英国央行官员Greene:需要保持利率限制性以击败通胀】财联社2月13日电,英国央行决策者Megan Greene表示,利率需要保持限制性以击败通胀,因为通胀不会自行消失。她在伦敦对英国董事学会表示,近期经济疲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应受限,因此迫切需要继续压低价格,对降息采取“谨慎而渐进的方式”是合适的。

双汇发展副总裁郭云龙辞职

新京报讯(记者王思炀)2月7日,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双汇发展”)公告称,董事会收到公司副总裁郭云龙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郭云龙由于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副总裁职务,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双汇发展表示,郭云龙离任后不再担任双汇发展任何职务。截至目前,郭云龙未持有双汇发展股份,不存在应当履行而未履行的承诺事项,其离任后将继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关于离任高级管理人员减持公司股份的

原创 该算总账了?中方反制说来就来,商务部重磅官宣,迅速引爆舆论

然而,我们深入分析这一连串事件,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层次逻辑与复杂动机。加拿大此次紧跟美国步伐,表面上看似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实则难掩其背后的冷战思维与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将正常的商业往来贴上“安全威胁”的标签,无疑是对全球贸易规则的公然挑战,也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严重损害。对于中国而言,这一潜在禁令,无疑会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海外布局,造成严重打击。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