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

“春捂”到底该“捂”哪儿?“捂”好这3处很关键

俗话说“春捂秋冻”“春捂”到底该怎么“捂”?“捂”到什么时候?往下看,一同了解↓↓↓为什么要“春捂”?从中医养生角度讲,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捂”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需要,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阳气。从气温角度讲,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厚衣服可能会使身体受寒,容易引起呼吸道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等。需要注意的是,“春捂”的原则更多适用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年轻人、抵

大寒时节如何“冬藏”?药食同源的食材有哪些?养生知识快收藏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王海隆介绍,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大寒时节,我们来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寒邪易伤阳气,冬季又与肾相应,此时温补脾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抵御严寒,顾护正气。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顺应“冬藏”的特性,适当早睡晚起,注意保暖,避免过度运动、操劳而耗伤阳气;饮食上以温补食材为主,少吃生冷食品;可以在阳光

早春乍暖还寒 老年人巧用中医药方法养生防病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记者田晓航)时值孟春,乍暖还寒。中医专家提示,这一时期老年人在防寒的同时要穿着适度,还可采用中医传统功法、拍“八虚”、足浴等中医药方法自我保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介绍,老年人往往正气不足,易疲乏无力、不耐寒冷,因此早春时节常因担心受寒而穿衣过多,殊不知因此出汗过多容易腠理疏松,反而会感受风寒之邪,引起感冒。“老年人既要避免过早减少衣物,也要避免过度‘春

转需!春季养生试试这几款代茶饮

春天饮用清香芬芳的茶饮,能够驱散冬日积聚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体内阳气升发,缓解上火、春困、皮肤干燥等春季常见不适。来源:人民日报

鲁医健康说 | 省酸增甘、夜卧早起……春季这样调理身体

大众网记者 孙海燕 济南报道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调养身体的重要时机,此时如何养生强健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呢?2月21日上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举行“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会上,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身心医学科主任医师阎兆君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在饮食调养方面,要省酸增甘,助阳气升发。春季阳气升发,但肝气疏泄失调可能会影响脾胃功能。因此,饮食上应“省酸增甘以养脾”,少吃酸味食物(如柠檬、醋

(图表·漫画)养阳护肝防风邪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3日2月3日迎来立春节气,这标志着春季到来。中医专家介绍,立春时节,阳气渐升而阴寒未尽,日夜温差较大,养生防病重在保护阳气、预防风邪侵袭,并注意护肝和调节情志。新华社发 德德德 作

立春之后保肝护阳(中医养生)

立春之后,天气由寒转暖,中医养生逐渐从“秋冬养阴”转到“春夏养阳”,保肝护阳成为重点。衣要下厚上薄。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天阳气生发,体表腠理开始打开,抵抗寒气的能力减弱,而初春天气变化较大,乍暖还寒。所以,天气开始变暖时不要马上脱去棉衣,尤其是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群更应谨慎,注意对颈、膝、足等部位的保暖。眠要早睡早起。春天人体气血需舒展畅达,提倡早睡早起,规律起居,晚上11时之前上床

大寒节气如何养生?中医提示早睡晚起 温补饮食

随着冬季的深入,‌农历甲辰龙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即将到来‌。大寒时节,天气寒冷,年味渐浓,在这个时期,如何科学养生,增强体质,抵御严寒,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贾琦在为患者号脉。 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贾琦建议,大寒时节的养生应遵循自然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滋养阳气,同时要注意保暖。饮

中医专家解锁春季健康密码

随着春季的到来,如何顺应时节科学养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月14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基层中医药服务惠及百姓健康”主题发布会上,与会专家就春季养生要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同时针对流感高发期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防治以及老年人春季保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健康建议,全面解锁春季健康密码。春季阳气生发,需养肝、健脾、润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介绍,“春季与肝相应。肝藏血,主疏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