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

明起预约!“三步走”教你预约办理个税汇算

2025年3月1日起,2024年度个税汇算正式开始。明天(2月21日)起,可预约办理年度汇算。如何预约?哪些人需要办理?一文看懂↓什么是个税年度汇算?年度汇算指的是年度终了后,纳税人将全年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综合所得合并计算,得出应纳个人所得税,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的过程。何时可以办理?2024年度汇算的时间为2025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全天任意时间随时

让个税改革更好惠及民生(民生观)

期待个税改革不断深化,让汇算办理更快更方便,让个税的再分配效应更充分发挥3月1日,2024年度个税汇算即将开始,不少人都期待着能拿到退税“红包”,当然也有人可能会需要补税。“多退少补”的背后,其实是我国个税制度不断完善的体现。个人所得税关系每一名自然人纳税人的切身利益。从2020年首次实施,每年3月到6月办理个税年度汇算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也给不少纳税人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为何要进行年度汇算

离境退税窗口前移 “即买即退”激发消费活力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车柯蒙)近日,冰雪经济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充满体验感的“尔滨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境外旅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哈尔滨机场口岸出入境人数已突破50万,其中入境外籍人员13.6万人次,同比增长181%。近期,哈尔滨市获批成为了全国“即买即退”新的试点城市。这意味着,离境退税办理从机场前移至商场,有望提升参与亚冬会的外籍运动员、随行官员和境外旅客购物退税的满意度,激

(图表·漫画)激发活力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2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6293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相关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15870亿元,占比超60%。新华社发 徐骏 作

这笔钱别忘领!2024年度个税汇算明日起预约

2025年3月1日起,2024年度个税汇算正式开始,不少人又可以领到退税“红包”啦!别忘了,21日就开启预约了!什么是个税年度汇算?年度汇算指的是年度终了后,纳税人将全年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综合所得合并计算,得出应纳个人所得税,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的过程。综合所得,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何时可以办理?2025年3月1日至6月30日。跨度4个月,全天

半两财经丨2024年综合所得个税汇算今起办理 有人退了近2万

3月1日起,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开始办理,至6月30日结束。截至发稿,个人所得税APP显示,3月前五天的个税汇算办理已经约满。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退税第一天,不少网友已晒出自己的退税金额,从400元到2万不等。退税办理如何操作?北青报记者也帮大家整理了具体操作流程。退税第一天的快乐“又感受到国家给的快乐了。”四川的一位网友表示,自己退了近1.7万的税额。他认为这相当于变相发钱了。

3月1日起,开始退钱!

3月1日起2024年度个税汇算正式开始不少人又可以领到国家的退税“红包”了但你知道吗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以享受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解读《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中新网2月26日电 据国家税务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研究起草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5年1月3日至2月2日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认真研究并吸纳有关意见建议后,2025年2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第1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一、出台《办法》的主要背景

2024年度个税汇算3月1日开始办理,你是退税还是补税?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 李金磊)3月1日开始,2024年度个税汇算开始办理,个税再次迎来多退少补。不少人已经领到了退税红包,直呼“3月第一份快乐来自退税”,但有人需要补税。3月1日至3月4日已经约满个税汇算,就是在平时已预缴税款的基础上“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有汇算初期(3月1日至3月20日)办理需求的纳税人,可通过个税APP预约上述时间段中的任意一天办理。3月21日至6月

原创 谈不来就别谈!抢在特朗普上台前,中方“杀招”已显露,措辞大变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何海林介绍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加大产业开放力度方面有关举措。何海林表示,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与东盟、德国、巴西等24个国家、地区以及区域性组织开展机制性磋商交流,签署了28个涉及工业、信息通信业、中小企业等领域的合作备忘录,不断促进工信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印发了《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管理暂行办法》,在广东、浙江等10个省份分别批复设立15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有效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