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

复旦新成果登上《自然》,"打一针"可延长锂电池寿命,恢复到接近出厂时状态

2月13日,复旦大学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主刊上发表,锂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接受“一针注射治疗”,就能恢复到接近出厂时的状态。团队通过人工智能和有机电化学结合,成功设计锂离子载体分子,这种载体分子就像药物一样,通过打针方式注入废旧衰减电池中,实现容量的恢复。这种对电池进行“精准治疗”,而不是“宣布死亡”的方式,为退役电池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式。电池中活性锂离子由正极材料提供,锂离子

邢乐成:发挥上市公司载体作用,推动产业向“新”而行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市公司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能够充分发挥产业进入和退出的市场化优势,实现金融资源更多地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省对企业上市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若干意见和措施,上市公司队伍不断壮大,对产业结构升级、新旧动能转换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应当看到,我省上市公

复旦大学团队研发新技术延长锂电池寿命

据新华社上海2月13日电(记者吴振东、陈杰)当内部活性锂离子消耗殆尽,锂电池是否只有报废这一条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提供了全新路径,他们创新设计出锂载体分子,这种分子可像药物一样,以“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废旧或衰减的锂电池中,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恢复,从而大幅延长电池的寿命。北京时间2月13日,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实验证明,新技术可使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

2025年江苏省市县重大项目计划投资2.5万亿元

从江苏省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2025江苏金融赋能重大项目启动活动”上获悉,今年江苏省市县三级共安排重大项目约1.3万个,年度计划投资2.5万亿元。据了解,这1.3万个左右的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包含省重大项目500个、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200个,年度计划投资分别为6526亿元、686亿元。这些重大项目融资需求超过3000亿元,涵盖了产业、基础设施、创新载体、城建环保等多个领域。(新华社

返岗啦!小心操作手机,不然被骗!

个人信息贵如金严防泄露勿轻心春节假期结束,大家陆续返岗在忙碌的同时,您是否留意到不明链接、随意丢弃的个人信息甚至是不经意间的一次手机操作都可能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别让这些隐患破坏了一年的好开端返岗后牢记以下“四个不”全方位守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公共WiFi不乱连春节后返岗,在车站、机场候机,或是在咖啡馆短暂休息时,很多人会图方便连接公共 WiFi。但你知道吗,公共Wi-Fi的密码强度弱,接入门槛低

壹点发布 |德州将做强平台载体,推动服务业融合集聚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2月13日,德州市召开“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全市2024年营商环境工作成效,以及2025年度“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的总体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分别介绍了本部门承担的2025年度“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德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泽华介绍了“强化平台载体建设,推动服务业

新研究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快速分析染色质三维结构

染色质是人体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质的结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同细胞的不同功能。美国一项新研究说,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帮助分析染色质三维结构,比传统实验方法更加高效便捷。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打一针”让报废锂电池“活过来” 复旦团队最新研究登上《自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2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记者今天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高分子科学系、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彭慧胜、高悦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自然》(Nature)发表。该项研究打破了传统设计规则,对电池进行“精准治疗”,帮助其突破了现有寿命极限,未来应用前景广泛。锂电池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和未来世界的需求。比如,电动车电池只能保证6~8年/1000~15

新闻调查丨跟随普查队员们,踏上一场寻找中华文明载体的旅程

央视网消息:2023年11月开始,国务院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计划全面掌握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和环境状况,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进一步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在刚刚过去的岁末年初,我们前往山东临朐县和湖北咸丰县,跟随中国最基层的文物普查队员们,踏上一场寻找中华文明载体的旅程。近些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类元素涌进人们的生活,并通过歌曲、游戏、动漫、服饰等万千方式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