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力

腾出财力向经济产业聚焦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对于经济产业发展加大投入、全力支持,总体投入力度保持合理增长;对于民生事业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总体投入力度略有增长。”在财政紧平衡的大背景下,今年广州市财政预算坚持怎样的编制思路?广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姚露给出了上述答案。 广州市两会期间,姚露接受了南方都市报专访。他介绍,受内外部环境影响,广州市财政运行紧平衡状态持续。如何优化支出结构,提质增效降本,增强造血能力,是财政服务广州高质量发

人民日报: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各地各部门持续推出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

蓝佛安:全面把握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内涵要求

【蓝佛安:全面把握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内涵要求】财联社2月21日电,财政部部长蓝佛安2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其中提到,全面把握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内涵要求。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努力将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二是安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综合考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财政部门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

中国财长: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21日在《人民日报》撰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他说,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努力将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蓝佛安表示,今年将统筹考虑宏观调控需要,提高财政赤字率,进一步增加财政总支出规模,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同时,财政政策主动靠前发力,加快各项资金下达拨付,尽快形成实际支出。

精准发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2024年以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但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财政运行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必须在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上下功夫、在提高资金效益上精准发力。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始终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财力支撑。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

财政部部长人民日报撰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综合考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财政部门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

新时代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财政部门坚持把改革摆在财政工作突出位置,从制度建设到实践发展不断创新突破,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为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新时代以来,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为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图为2024年7月23日,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市民中心内的自助办税区,纳税人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