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还能这样“玩”?识字教育也可“诗意满满”!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刘越)23日,首都图书馆成长课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站在文脉上学文字——《一诗一字》分享课”。此次活动聚焦新课标下的汉字教育,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部编版语文教材编委吴欣歆作为主讲嘉宾,深入探讨识字教学的文化传承与实践创新。活动现场以唐诗为媒介,重构了识字教育的新范式。授课老师通过《问刘十九》《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等经典诗作,展示了如何以诗词意境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图表·漫画)文化中国行·诗意节令丨冰雪消融春归来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3日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当第一缕春风拂过大地,立春如同大自然的使者,带着温暖与希望,唤醒沉睡的万物,宣告着新的节气轮回已然开启。“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立春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希望的象征。此时,枝头的春风告诉人们,勿缚于旧,勿困于冬,无论经历了怎样的霜刀雪剑,春天总会如期而至。新华社发 徐骏 作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文化中国行·诗意节令|立春:东风解冻意 草木感春声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当第一缕春风拂过大地,立春如同大自然的使者,带着温暖与希望,唤醒沉睡的万物,宣告着新的节气轮回已然开启。“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如此解释立春的含义。在这一时节,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冻结于冬的河流、湖泊,在春风的轻抚下渐渐苏醒,冰雪消融;那些在寒冷中沉睡的昆虫,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开始在泥土中苏醒;鱼儿们在寒冷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文化中国行丨明月高悬、彩灯万盏 看元宵夜里的诗意中国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一起感受元宵节的热闹喜庆和文化内涵↓元宵,“元,为始;宵,为夜。”正月是农历的元月,所以将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之夜,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赏月、观灯、猜灯谜、舞龙灯,其乐融融。元宵节这天,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元宵和汤圆可水煮、可油炸,口味千差万别,但都寓意新的一年生活团圆美满。过完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数智”城市 诗意栖居 “数智”城市 诗意栖居《求是》杂志记者 郭斐然“漏失设备传感器异常,报警点位于金山东路与铜都大道北段交叉口处。”2024年10月29日,安徽省铜陵市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平台红灯亮起。“管网泄漏造成水资源流失,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水流冲刷路基形成地下空洞。”工作人员迅速研判,推送预警信息,联系管网所属单位,协调现场处置,直至警报解除。“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综合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两江晴川”游船诗意流淌,艺术家共谱长江赞歌 极目新闻记者 邬晓芳通讯员 王嘉宾2025年2月25日晚,在灯光与星辉的交映下,武汉文旅集团两江游览“两江晴川”游船上迎来了30多位全国各地著名的朗诵艺术家。艺术家们在长江游船上集体朗诵,激情满怀地抒发对长江磅礴与柔情的憧憬和敬仰。华灯初上,朗诵艺术家们登上“两江晴川”游船三楼,远处的黄鹤楼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艺术家情不自禁地吟诵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著名诗句。大家即兴发起的快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武汉梅开陆续迎来观赏期,市民争相打卡感受诗意春天 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通讯员 费帆 金婵 李军 赵志宏 黄红波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伴随着春意来临,武汉市主城管区公园和街道边的梅花竞相绽放,陆续迎来观赏期。2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些地方赏梅正当时。武昌区:红梅像霞,白梅像纱武昌区白鹭街长达数百米的梅林,红梅如霞光般绚烂,白梅似轻纱般飘逸,将这条被誉为“市花一条街”的道路装扮成了繁华都市中的一片“世外梅源”。白鹭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西安:千年古都 诗意之城 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游览(2024年5月20日摄)。西安,历史上的长安。十三朝古都,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一个个朝代在这里留下印记,“叠加”成现在的西安。作为唐诗的发源地和创作中心,无数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了传颂千古的诗篇。如今,通过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西安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着青砖黛瓦、古楼高墙,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行走在西安的街头巷尾,处处都能感受到古今交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