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是关于“失去”的艺术
本文为1月17日专题《伊丽莎白·毕肖普 尖叫的耳语者》中的B04-05版。B01「主题」伊丽莎白·毕肖普 尖叫的耳语者B02-B03「主题」伊丽莎白·毕肖普 可怕但欢欣的一生B04-B05「主题」伊丽莎白·毕肖普 诗是关于“失去”的艺术B06-B07「年度阅读盛典」我见青山 青山亦见我: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回顾B08「主题」毕肖普的朋友圈撰文丨谈炯程近乎隐秘的私人生活《唯有孤独恒常如新:伊丽
中国诗歌网开年首播请来DeepSeek点评的诗社,捧回这个奖
极目新闻记者 张艳中国诗歌网首播的湖北诗社“次要诗人”,在2月22日举办的2025年第九届华语诗歌春晚上,荣获“2024年度优秀诗歌团体”称号,一同获奖的还有5家诗歌团体:上海华亭诗社、北京师范大学五四文学社、山东泰安诗歌学会、江西鹰潭市微诗协会、江西省安福县作家协会等5家。“次要诗人”诗社创始人、诗人易飞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第九届华语诗歌春晚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人民日报出版社作为支持单位,
东西问丨李春蓉:从东方到西方,“诗仙”李白何以情动世界?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从东方到西方,“诗仙”李白何以情动世界?——专访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李春蓉中新社记者 高凯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与巅峰之作,李白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而且受到西方汉学界与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与推崇。李白的诗歌以豪放洒脱、境界高远、意境广阔著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跨越了时空与文化的界限,穿越时空,不仅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持续探讨与研究,亦深深打动西方
伊丽莎白·毕肖普:尖叫的耳语者
伊丽莎白·毕肖普是美国20世纪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她极具创新性的诗歌、语调,以及由个人生活延展开的社交圈,都是20世纪文学不可忽视的文化形象。但对毕肖普而言,她本人一直饱受着成长过程中各种创伤带来的折磨,母亲的尖叫声在她耳边萦回,酗酒、焦虑和抑郁轮流摧残着她的健康。但毕肖普的诗歌却又微妙得像是一个耳语者,总是以细腻低语的姿态观察着世界。毕肖普曾经在哈佛大学教学期间建议自己的学生,如果要彻底了解一个
在铁与火的岁月中成长!国内首部穆旦权威传记出版
近日,《穆旦传:新生的野力》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首部穆旦权威传记,也是作家邹汉明历时十七年心血之作。诗人、翻译家穆旦(查良铮)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最早开拓者。《穆旦传:新生的野力》以穆旦的生平经历为线索,结合他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完整叙写了穆旦作为一个诗人的一生,也写出了一个在铁与火的岁月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努力不懈、为现代汉语的成熟而建立的不朽功绩。同时,作者追踪勘测了他那些不朽诗歌的源头
玛丽·奥利弗:回归自然,找到自己在万物中的位置
“我想让我的诗尊重/虔诚的心,世界的光;/无需言语,就说尽一切的愉悦。”这是美国女诗人玛丽·奥利弗的写作愿景。在访谈中,她对这一愿景表达得更明确,她说:“我认为在作品中,或者在作品所呈现的事物中,必须有一种整体的构思。它的意图是什么?它的主题是什么?它的推动力是什么?我总是在进行这种构想。究竟想表达什么呢?显然,我希望表达的是一种快乐。”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1935-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