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泽林

热议|今天,我们需要什么形式的家访?

寒假接近尾声,关于班主任家访遭拒绝的话题引发热议。家访形式如何创新?入户家访,让部分家长感觉隐私被侵犯,也担心家庭情况被老师打了“印象分”。如何把握好边界感,“与时俱进”做好家校共育?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与家长、校方以及专家聊了聊。家访形式多元,“入户”并非必须“班主任只在孩子刚升入小学一年级时的暑假到家里家访过,当时全家都很紧张,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摆好了水果,不过老师连水都没喝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