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原创 6年没修好,俄航母舰员换步枪上前线!让中国修,早就好了

相信很多网友如今都已经忘了,俄罗斯海军还拥有一艘航空母舰!作为俄海军的独苗,“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可谓是命运多舛,多灾多难。此前,因为故障太多,这艘航母自2018年进入维修厂大修,从此就踏上了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返修之路。如今,6年过去了,这艘航母耗费了俄罗斯大量的维修经费,却一点都看不到重返战场的希望。按照此前俄军方公布的消息,这艘航母会在今年重新服役,然而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俄罗斯海军居

程亚文:美国决策失误如此致命,布热津斯基之“过”?

眼下当人们热衷讨论乌克兰危机时,总是绕不开美国政界、战略界的一位重要人物——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1928-2017)。 布热津斯基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指出乌克兰的重要性,“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帝国。少了乌克兰的俄罗斯仍可争取帝国地位,但所建立的基本是个亚洲帝国”。他也曾将欧亚地区称为“黑洞”,预言欧亚大陆的“黑洞”将吸附一切对

原创 明明能造导弹艇,为何解放军不立即淘汰鱼雷艇,莫非情怀作怪?

说起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对此有了解的人应该都能说出它的名字,那就是由费穆老师担任导演,京剧名家梅兰芳先生主演的《生死恨》。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名鼎鼎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首部彩色影片又是哪一部呢?没错,那就是于1959年1月1日上映的《海鹰》,这部以反映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传奇作战经历的影片,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以蓝白相间的条纹为主的海魂衫和以白色为主要基调的55式海军常服,再加上影片中多次出

你知道的“两弹”或许大错特错!如果不是原子弹氢弹,那又是什么

百年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强军才能强国”,军事力量不强大,落后于人只有挨打的份。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提出我们必须要建立强大的国防军,以及强大的经济来支持军事。在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奋斗之下,短时间内,中国成功地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我们将这一奇迹统称为“两弹一星”,载入教科书之中,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够了解其历史。不过,大家对于“两弹”的具体所指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大部分人认为两弹指的是“氢弹、原子弹”,这一说

乌军英勇作战却没人同情?虽是保卫国土,但却犯下数典忘祖的大错

中国网友为何对乌克兰没有太多同情呢?不否认有一部分“乌友”存在,但是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乌友”依然属于小众群体,这一点从各路信源的受关注程度就能看出来:亲俄和中立的信源粉丝多、流量大;而亲乌信源如“尼禄”等,则粉丝和流量都比较少。为何没有太多人同情乌克兰呢?中国网友的心理倾向,确实值得一番探究。战场上的俄军说起来,此次俄乌冲突,乌克兰还属于是守卫国土的一方,而且乌军士兵的抵抗意志也算顽强,同俄军在

原创 70%俄企选择中国设备!风水轮流转,我国工业已全面渗透俄罗斯!

俄乌战争开打以来,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便陷入了全面恶化,致使俄方面临着巨大的制裁压力。在这种困境下,俄罗斯的一众企业又该如何解决设备与各类零配件的供应难题?破局之道就是中国。根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报道,盖达尔经济研究所对1000家俄企开展了问卷调查,查明俄企们在面临设备零件受到次级制裁时的更换情况。结果显示,全年设备市场上,近70%的俄企都选择了中国供应商作为替代。有关专家更是预测,未来中国

出大事了?“动用核武器”突响!美国万万没料到,中方火速亮明立场

要知道,当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拥有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核武库。据统计,当时乌克兰大约拥有1900枚核弹头,虽然这些核弹头最终大多交给了俄罗斯,但是据多家媒体报道,当时美国也暗中从中运走了不少核弹头,如今这些美国政客讨论的就是把这些来自苏联的核武器再次用在苏联的土地上。消息传出后,俄罗斯方面立刻对此进行了密集地回应。与此同时,拜登秘密请求国会追加240亿美元援助,以填补反俄武器支援的空缺,

原创 美国前总统卡特去世!大力推动中美建交,却也仍坚持对台军售?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卡特中心发表声明称,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美国东部佐治亚州家中去世,享年100岁。卡特曾于1977年至1981年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在其任内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对于这位美国前总统,我们该如何看待呢?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逝世回想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受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在经济领域尤为依赖石油出口且与中东地区一票阿拉伯国家关系良好的苏联,曾迎来一段堪称“梦

向世界宣布!“天问三号”取样点公布,这下美国彻底跟不上了

7个国家,46年时间内47次登陆火星,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成功取回火星样本。美国毅力号已经在火星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因为能力有限,始终没能将火星样本取回。如今,我国天问一号也计划前往火星,完成取样任务。我国月背采样已经完成,下一步火星采样也不远了,这下老美可真追不上了!其实,从1960年开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火星进行探索的脚步。1960年10月,苏联接连向太空发射了三颗火星探测器。不过因为技术原

蒋宏达:美国网民的小红书大迁移,是否会成为一场数字冷战与文明冲突?

美国TikTok用户大量涌入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由此促成了一场“中美民间大交流”。很多美国网友也由此看到了一个和他们在宣传中看到的不一样的中国。 在本文作者看来,这场“数字大迁移”背后,是美国起源故事和美国精神的数字化展现,也由此可能带来数字化的文明冲突,但鉴于中华文明强大的韧性,这批“数字难民”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有可能被同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蒋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