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牛

学习·知行丨总书记关切的花牛苹果更“牛”了

刚刚告别的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调研思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在辞旧迎新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其中便提到“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如今,随着当地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花牛苹果进冷库乘轻轨、果园有防灾

脚步丈量山河 笔墨记录变迁(新春走基层)

科学育果 产业兴旺王锦涛打我记事起,就常听人说:花牛苹果“攒劲”得很。今年新春走基层,当我在果园中听到老乡说花牛苹果“攒劲”时,记忆一下子被唤醒。随着采访深入,我发现花牛苹果“长”出了新模样。新种法结出好品质。精准滴灌、更新品种,种了30多年苹果的武正全感慨,过去凭力气,如今靠科技,饭碗在自己手里端得更牢了。新渠道带来销售旺。这些年,在政府指导下,果农成立合作社,紧盯需求侧,让好苹果卖上好价格。同

脚步丈量山河 笔墨记录变迁(新春走基层)

本报总编室编辑栾心怡(右)在山东烟台八角港采访海洋牧场运营保障人员。  姜鹏飞摄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吴月(左)在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体验年画制作。  本报记者  张  贺摄本报青海分社记者乔栋(中)在可可西里沿线采访保光缆畅通巡线人员。  蔡德军摄本报江西分社记者杨颜菲(右二)在江西南昌东谢村与派出所民警一起走访群众。  姚  轲摄本报总编室编辑林子夜(左)在北京先农坛庆成宫后殿的文创空间采访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