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食品价格上涨 通胀率升至五个月来最高水平 中新网约翰内斯堡2月28日电 内罗毕消息:由于食品价格持续上涨,肯尼亚2月份的年通胀率攀升至五个月来最高水平。肯尼亚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信息,消费者物价指数从1月的3.3%上升至3.5%,与央行的预测相符。剔除能源和波动性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维持在2%不变,凸显需求低迷。根据肯尼亚货币政策委员会(MPC)的估计,自6月以来,通货膨胀率一直低于央行目标区间的中点5%,而央行更倾向于将预期锚定在该水平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2 浏览
习言道|习近平提到的“幸福路”,特别在哪儿? 中新网1月18日电 题:习近平提到的“幸福路”,特别在哪儿?“你们因这条‘幸福路’与中国结缘,是中肯和中非友好合作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和传播者。”这是一年前,2024年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中的一句话。给习近平主席的信,是由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代表卡里乌主笔写的。卡里乌日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这一年里,他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这条“幸福路”的特别之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资讯有故事丨非洲鼓与舞龙舞狮融合 他们向世界展现多彩的中国春节文化 海外追梦人-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乙巳蛇年春节来临之际,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新春庆祝活动,吸引了众多在肯华侨华人、当地民众以及国际友人的热情参与,他们通过体验春节文化活动,更加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春节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歌舞表演、书法、国画、剪纸、农历生肖印章体验、蛇年主题手工制作、春节美食品鉴等等,向世界展示春节这一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国际中文志愿者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外交争端升级,苏丹召回驻肯尼亚大使 当地时间2月20日,苏丹政府召回该国驻肯尼亚大使,以抗议肯尼亚政府支持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及其盟友在肯尼亚举行政治活动。苏丹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肯尼亚政府支持快速支援部队的行动是针对苏丹的敌对行为。声明还表示,苏丹外交部当天召见肯尼亚驻苏丹大使,对肯方行动表示抗议。此前在2月18日,苏丹外交部发布声明表示,肯尼亚政府当天支持快速支援部队及其盟友在肯尼亚举行政治活动,该活动旨在在苏丹领土上建立一个苏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看舞龙、品美食……匈牙利、肯尼亚春节庙会拉满节日氛围 即将到来的蛇年是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农历年。远在欧洲的匈牙利和非洲的肯尼亚近日举办春节庙会,舞龙狮、写春联、品美食等一系列活动提前把节日气氛拉满。(记者:陈浩、王其冰、曾涛、王嘉鸿;报道员:路建辰、弗尔季·奥蒂洛、默尔纳·盖佐、詹姆斯;视频:董亚雷、乔颖)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肯尼亚选手打破重庆马拉松男子组赛会纪录夺冠 中新社重庆3月2日电 (梁钦卿)2025长安汽车重庆马拉松赛2日在重庆市南岸区鸣枪起跑。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406个城市的35000名选手参赛。来自肯尼亚的选手博阿兹·基普克梅伊 (Boaz Kipkemei)以2小时7分18秒的成绩夺得马拉松男子组冠军,并刷新赛会纪录。3月2日,肯尼亚的选手博阿兹·基普克梅伊(Boaz Kipkemei)以2小时7分18秒的成绩夺得2025长安汽车重庆马拉松赛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我在海外过春节 | 在肯尼亚内罗毕,中国春节庙会可以这么逛 当地时间1月19日,在肯侨团联合举办的“温暖迎春·共庆中国年”“中国年 在一起”内罗毕中国春节庙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双河购物中心广场举行。在肯20家侨团、侨资企业及旅肯华侨华人、外国友人等近万人参加庙会。 庙会现场,红灯高挂,年味十足。人们可以欣赏舞龙舞狮、传统歌舞、少林功夫、杂技、变脸、古筝演奏等文艺表演,品尝春卷、饺子等中国传统小吃,体验拓印年画、面塑、写“福”字等春节习俗。 中国驻肯尼亚大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闻摄影展走进肯尼亚 新华社内罗毕2月12日电(记者林晶 黎华玲)“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肯尼亚活动12日在位于首都内罗毕的中国驻肯大使馆开幕。当天正值中国传统元宵佳节,活动现场气氛祥和热烈,联合国驻内罗毕机构官员、肯尼亚政府官员、驻肯外交使节、当地学者、媒体人士及华侨华人出席了开幕式。新华社副社长袁炳忠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参展图片借助记者独特的镜头语言深情回望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精准记录下这一伟大进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农业合作 助力国际减贫 中国专家(左)在佛得角检查当地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丁洪昌/摄中国专家(右)在旱稻田指导巴新农户。祝栗/摄保罗·穆内内在检查番茄生长情况。人民日报记者 黄炜鑫/摄开展试验示范、组织技术培训、提供农资农具、完善基础设施……多年来,一批批中国农业专家跨山越海,带着中国的优良农业品种、先进农业技术、丰富的农业发展经验,为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民众带去新的发展希望。中国始终秉承开放精神,积极履行大国责任,通过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