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

君山观潮 | 乘势而上,看枣庄“攻坚年”如何破局突围

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在枣庄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君山观潮》,传播枣庄好声音,汇聚枣庄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特约评论员 王雷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枣庄市全力推进“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关键节点。枣庄市将今年确定为“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这一决策犹如吹响了奋进的号角,全市上下齐心协力

台湾各界呼吁当局顺应民意尽快恢复陆客来台

据新华社台北2月24日电 台湾入境旅游疫情后迟迟难以恢复,岛内观光业“失血待补”,各界呼吁民进党当局顺应民意尽快恢复大陆游客来台。台湾当局交通主管部门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来台境外旅客为785.8万人次,仅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六成多,远低于当局制定的1000万人次目标;出境旅客则高达1685万人次,出入境相差899.2万人次,观光产值逆差高达6922亿元(新台币,下同)。“去年台湾观光出现

【新闻随笔】发展与环保如何更好双赢

【新闻随笔】作者:廖茂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又大又白的澳白珍珠,居然是在海南昌江核电站养殖的白蝶贝中长出来的。相关部门表示,该核电站周边海域养殖的贝类,受到的辐射水平远低于能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的阈值。这一举措,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进一步改善了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水质。其实,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二者之间存在着诸多耦合点,通过合理的策略与实践,完全能够达成双赢。越来越多有经济效益的生态环保

人民日报观察:眼下有经济效益的水电站,为什么要关停?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是“竭泽而渔”还是“泽被后人”?如何看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这道考题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践行正确政绩观。黄河一级支流尕让河,流经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过去,该州尕让乡约10公里河段内分布有7座引水式小水电站,影响黄河水量。海南州起底全州范围内的46座小水电站,逐步开展“退、改、留”

一块“石头”的“华丽转身”

一块“石头”的“华丽转身”半月谈记者 侯文坤“家里有矿”本是令人称羡的优势,但拥有丰富硅矿资源的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曾陷入“卖原料”的粗放式发展惯性,环境破坏严重、经济效益低下。近年来,当地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矿山整治,把石头变产品、资源变产业。从起初的产品“论吨卖”到“按块卖”,从卖原料到卖多晶硅、单晶硅、球形硅微粉……一块“石头”在这里实现“华丽转身”,也成为谷城打造硅能源、硅材料千亿级产业板

多部门联动出台指导意见 聚焦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中国日报2月24日电(记者 赵磊)近日,由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我国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指导意见》聚焦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旨在培育打造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促进海洋能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推动海洋能与各类海上生产活动融合发展,拓展海洋能应用场景,提高海洋能开发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廖华:以碳达峰为分水岭实现碳中和的碳排放控制策略

人民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许维娜)“我国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的‘双碳’目标已经确定不移,但实现系统平稳转型需要持续做出重大努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廖华表示。电力行业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带动其他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经济发展新模式、电力市场化改革、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电

亲历重大颠覆性创新,“解剖”关键节点

(更多新书好书推荐,点击知事荐书)探讨创新的书籍很多,但本书与众不同。《创新的真相》由亲身经历了从实验室颠覆性研究一直到创新商业化成功整个过程的理工科知名教授撰写, 具有揭示创新真相的深刻洞察和颠覆传统认知的独到见解。 创新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本书第一作者尤金·菲茨杰拉德教授是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期间的导师。他拥有非常敏锐的创新意识,先后创建了七家高科技创新企业。他在科技创新上作出的最重

文化点亮生活 消费赋能城市

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期间,亮马河被装点得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陈晓根摄(人民图片)日前,第十二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收官。6大板块、20余项主体活动、超300项精品市场活动、联动325家企业、带动消费金额142.27亿元、惠民让利27.54亿元……以“悦享文化·约惠生活”为主题的本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展现了首都文化消费市场的蓬勃生机。从数据成果到创新实践,再到长远价值,这场文化盛宴不仅满足了市民多

中国通号:2024年净利润34.87亿元 同比增长0.28%

【中国通号:2024年净利润34.87亿元 同比增长0.28%】《科创板日报》27日讯,中国通号发布业绩快报,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26.4亿元,同比下降11.99%;净利润34.87亿元,同比增长0.28%;基本每股收益0.32元。2024年,公司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业务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效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