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

请到广东过大年|画里看花!广州艺博院邀你共赴这场风雅之约

1月21日起,广州艺术博物院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春来花自俏”花卉作品展。本次展览展出精彩纷呈的花卉题材作品十九件(其中长卷作品十七件),为观众呈现万物更新、欣欣向荣的自然图景。广州素有“花城”美誉,广州人爱花、种花、赏花,花卉文化早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之中。同时,花卉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人以心观物,借花寄情,其背后蕴含的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妙的审美意趣,寄托了崇尚自

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开幕

2月1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画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浙江省文化会堂(浙江展览馆)承办的“稽古振今——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自2011年首届“意之大者”启幕,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以中国画传统形制为脉络,探索其当代生命力。第二届“长卷视界”以延绵画卷重构时

木垒县:笔墨丹青送春联 妙剪生花传祝福

在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社区文化活动在木垒镇明珠社区举行,各族干部群众齐聚一堂,一起写对联、剪窗花和制作灯笼,不仅丰富了居民的节日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现场,木垒县书法家协会的成员们挥毫泼墨,无论是行云流水的行书,还是刚劲有力的楷书,一笔一画都承载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社区“红领巾”小课堂的孩子们围坐在一旁,好奇地观看着书法家们的笔走龙蛇,有的还跃跃欲试,

脚步丈量山河 笔墨记录变迁(新春走基层)

本报总编室编辑栾心怡(右)在山东烟台八角港采访海洋牧场运营保障人员。  姜鹏飞摄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吴月(左)在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体验年画制作。  本报记者  张  贺摄本报青海分社记者乔栋(中)在可可西里沿线采访保光缆畅通巡线人员。  蔡德军摄本报江西分社记者杨颜菲(右二)在江西南昌东谢村与派出所民警一起走访群众。  姚  轲摄本报总编室编辑林子夜(左)在北京先农坛庆成宫后殿的文创空间采访工作人员

送春联 添年味 西安高新区政务大厅开展“笔墨迎春 楹联送暖”活动

1月22日,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西安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党群工作部,特邀西安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8名书法家,在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开展“笔墨迎春 楹联送暖”活动,用最具“年味儿”的方式,向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送祝福。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书法家们从容蘸墨、挥毫,笔锋游走间,写出一幅幅饱含深情与祝福的对联,企业群众纷纷驻足欣赏。在大厅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领取心仪的春联,现场还特别设置了“书

李士杰:笔墨间的文化根脉与时代新生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朱旭彤 毕尚宏)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书法大厦,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中国书法文化的深邃与包容。这座建筑的灵魂人物,是74岁的书法家李士杰。他既是第五届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大厦艺委会主任,更是一位以笔墨为舟、在传统与现代间架桥的“摆渡人”。李士杰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记者 毕尚宏摄)走进中国书法大厦,一幅3丈高的草书《醉翁亭记》悬于大堂,笔走龙蛇间尽显酣畅淋漓。这幅

墨香四溢迎新春,枣庄市举办互联网行业“笔墨诗书迎新年”活动

在活动现场,红纸铺展,墨香四溢,书法家们挥毫泼墨,将新春祝福融入字里行间,一副副寓意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春联作为独特的新年礼物送到互联网企业职工手中,让职工们在墨香中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新春的祝福。此次活动加强了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交流,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了互联网企业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职工感受到了喜迎新年的浓厚氛围,增强了互联网行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互联网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

艺起嗨|方寸间“扇”起东方美学——感受程存恩的扇面艺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蓝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扇面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纳凉拂暑的日常用具,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的一类艺术形式。扇子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文人雅士情感表达和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扇面艺术,也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展现着东方美学的魅力。春节尚未远去,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邀您欣赏艺术探索者、青岛美协理事程存恩的荷花扇面创作。文人画扇面注重意境营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