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研究称未来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欧洲数百万人死亡

新华社伦敦2月6日电(记者郭爽)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医学》日前刊发研究报告说,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到本世纪末可能导致欧洲数百万人死亡。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欧洲854个城市地区的气温和死亡率数据,预测到2099年的可能与极端天气有关的死亡人数。研究分析了各种变暖情景,并考虑了人们采取适应措施的影响,如增加城市绿地或安装空调等。结果显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各种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死亡人数增加

常吃加工食品可能伴随这些健康隐患!“快时代”如何吃得更健康?

这种饮食方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味觉偏好,也伴随着一系列健康隐患。都市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加之食品加工技术日益精进,全球每年加工食品消费量不断攀升,与之相对的,家庭自制餐食的比例不断下降。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粗粮和豆类摄入量下降了一半以上。这种饮食方式的广泛流行,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味觉偏好,也伴随着一系列健康隐患,值得警惕。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人们的饮食习惯经历了深刻变革,快节奏的工作

新研究揭示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变形

新研究揭示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变形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8日第 12 版) 据新华社洛杉矶2月16日电 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经历“黏性变形”过程,这种结构性变化为揭示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地球内核位于地表以下约5000公里处,被引力锚定在熔融态外核中。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内核是一个固态球体。在这项新研究中,美国南加

正部级李微微,被决定逮捕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2月8日消息,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李微微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李微微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截图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月24日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李微微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安徽一地多次出现神秘巨响?地震局紧急回应

今年以来,铜陵市地震局监测到多次声响,声响覆盖铜陵市区全境,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铜陵市地震局积极应对,一是扎实开展声源分析。铜陵市地震局通过地震计监测的声响波形数据,并结合历次数据资料和宏观观测反馈信息,经过综合分析,排除了天然地震和矿爆的可能,初判为高空音爆。同时开展专题研究,运用地震事件分类识别系统,对不明声响开展专项分析研究,构建声响指标数据库,为后续监测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二是积极回应社会

研究发现:司美格鲁肽等“减肥神药”1年停药率超过四成

·这可能是因为使用GLP-1药物而非更便宜的降糖药来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经济水平,而超重和肥胖患者要么一开始就不会选择这种昂贵的治疗方式,要么因为缺乏更好疗法而不得不继续用药。席卷全球的“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具有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和改善心血管健康的效果,不仅被减肥人士追捧,也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以往的证据表明这类药物需要通过持续使用来维持疗效。然而,近日一项研究发现该类药

国常会: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

【国常会: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财联社2月10日电,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持续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

奋进的春天丨向“新”而行 提“质”而上

珠江口旁,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忙着为首次科考任务做各项准备。它将深入11000米,突破入海的新深度。黄海之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一箭十星”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将于今年完成多个航天重大工程,标注中国的新高度。京津大地,CR450动车组样车正在开展线路试验和考核,测试时速450公里,刷新中国的新速度。2025年开年以来,科技创新的一个个新动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写下生动注脚。△2025

我国科研新成果!量子直接通信有望进入实际应用

记者2月22日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获悉,我国科研团队提出了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论,并成功研制出实用化系统,创造了在104.8km标准光纤通信实验测试中连续168小时、速率为2.38kbps的稳定传输纪录,量子直接通信从理论构想迈向实际应用阶段。此项研究由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相关团队合作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已在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论方案。(北京量子信

成功实现新型材料!

◎ 丁超逸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1日,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化学系董安钢、李同涛团队联合高分子科学系李剑锋团队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倪冉团队,成功实现了笼目晶格等一系列新型超晶格材料的可控构建,为纳米颗粒自组装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范式,有望在催化、能源、功能器件等领域带来创新性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纳米颗粒被认为是“人造原子”,基于其可控组装构筑而成的超晶格或超晶体,是一类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