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名单

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达5.6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1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截至1月22日,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达5.6万亿元。肖远企表示,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下,确立了“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原则,对符合“5+5”条件标准的房地产项目,均应纳入“白名单”管理,商业银行积极予以支持,在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深圳:2024年全年审批“白名单”融资金额3604.72亿元

【深圳:2024年全年审批“白名单”融资金额3604.72亿元】财联社2月9日电,财联社记者从深圳金融监管局获悉,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市住建局等部门有力推动深圳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扩围增效。辖内银行全年审批“白名单”项目292个,审批通过融资金额3604.72亿元,居全国前列。(财联社记者 郭子硕)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保交房攻坚战顺利完成2024年既定目标

据中国建设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中国建设报:去年5月17日,国家部署开展保交房攻坚战,目前的进展和成效如何?答:自保交房攻坚战开展以来,各地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大房地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保障项目建设交付。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过5万亿元,保交房攻坚战实现住房交付373万套,顺利完成年度既定目标。保交房工作的有序推进,有力维护了

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达5.6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1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截至1月22日,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达5.6万亿元。肖远企表示,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下,确立了“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原则,对符合“5+5”条件标准的房地产项目,均应纳入“白名单”管理,商业银行积极予以支持,在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记者:李延霞、刘慧设计:刘羽佳新华社国内

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化险 助力区域经济提升 2025年地方金融监管重点明晰

2024年是各地金融监管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记者梳理发现,1月中旬以来,已有北京、上海、河南等近30地金融监管局召开监管工作会议,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包括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支持地方经济运行向上向好在内的一连串2025年重点任务明晰。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加快推进2024年,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持续推进。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按照“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原则 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均纳入“白名单”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按照“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原则 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均纳入“白名单”】财联社2月5日电,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原则,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均纳入“白名单”,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同时,有关部门正积极推动各地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2025金融监管工作新提法,有何深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新华社发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从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监管质效、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和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六方面对2025年监管工作作了部署。 南都湾财社记者对比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工作会议

厦门在闽率先创新推出“鹭质贷”质量信贷产品

中新网厦门2月11日电 (杨伏山 张潇翎)厦门市市场监管局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该市在福建省率先出台的质量融资增信政策,发布“鹭质贷”形象标识,并举办首批“鹭质贷”银企签约仪式。新闻发布会现场。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此前,该局与厦门市委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厦门市金融监管局等四部门于2024年11月共同印发《厦门市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创新推出“鹭质贷”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