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卡

莫出租、出售、出借“两卡”!轻则违法重则犯罪

注意!将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出租、出借、出售给他人或是被诱导刷流水会不经意间为电诈分子提供便利轻则违法,重则犯罪因网贷参与“两卡”违法犯罪近日家住莒县的王某接到“银行工作人员”电话对方称可以办理大额贷款因经营需要资金王某欣然同意“你的账户流水不足需要补充流水来提升资质”对方主动提出能帮忙随即向王某账户转入30万元王某按照要求将30万元转到多个他人账户很快莒县公安局民警根据线索找到王某此时王某联系对

山东移动东营分公司深化警企协同持续推进断卡防诈工作

山东移动东营分公司持续强化源头治理,依靠大数据技术,与公安机关密切协同配合,稳步推进系列防诈反诈措施,成效显著。提升反诈处置能力。在全市警企联动的断卡行动中,山东移动东营分公司市反诈中心持续贯彻落实联防联动工作要求,加强沟通与协作,通过技术手段建设、数据模型分析、涉案线索挖掘等措施,成功打掉市内多起诈骗窝点,有效遏制了手机卡流入犯罪分子手中用于诈骗的势头。强化反诈宣传引导。一方面山东移动东营分公司

最高法:从严惩处招募、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诈犯罪的人员

南都讯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宣称只需两部手机、不用说话就能躺着赚钱?近年来,有的诈骗组织采用多种手段拉拢、引诱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作为实施犯罪的“工具人”。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法表示,将从严惩处招募、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人员。典型案例显示,2023年5月,被告人肖某诚、洪某煌,向许某甲(11岁)、杨某甲(13岁)等人收购电话卡共计4张。之后,

招募未成年人拨打诈骗电话 骗取多人47万元 两被告人均获刑

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7件人民法院审结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其中“被告人肖某诚等2人诈骗案”值得关注。▲创意配图 据IC photo2023年5月,被告人肖某诚、洪某煌,向许某甲(11岁)、杨某甲(13岁)等人收购电话卡共计4张。之后,二人雇佣李某甲(15岁)、徐某甲(16岁),使用8部手机和4张电话卡,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多个宾馆房间内拨打诈骗电话。肖某诚等四人每次使用两部手机,

不用说话的兼职实为电诈“沉默的帮凶”!警惕“手机口”诈骗

宣称“只需准备两部手机、不用说话就能躺着赚钱”,看到这样的兼职广告,你会动心吗?这是近期流行的一种名叫“手机口”的电诈骗局。“手机口”可以理解为一种语音中转,两个手机免提都打开,双方可以直接对话,但是又能成功掩饰诈骗电话归属地,这相当于给诈骗电话穿了个“马甲”。打电话就能赚钱?最高法发布电诈案例2023年5月,福建省武夷山公安机关接到通信运营商移送的线索,发现有多张手机卡被用于拨打诈骗电话。公安机

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诈骗,从重处罚!

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案例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从严惩处招募、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员,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近年来,有的诈骗组织采用多种手段拉拢、引诱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作为实施犯罪的“工具人”,或者针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实施诈骗,社会危害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必须依法严惩。在其中一起案例中,2023年5月,被告人肖某诚、洪某煌,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