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

【改进文风大家谈】文风中的“风气”

 【改进文风大家谈】  学风、作风、文风都与“风气”有关,“但开风气不为师”。毛泽东同志说,“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而“风气”就是表达生命力的东西。  我们的前人用“风气”来形容自然、历史与现实中的生命力。《朱子语类》说,阴了又阳,阳了又阴,若一向是阳,则万物何由得成?  希腊思想中也有一个核心词——ethic,把它翻译成“伦理”过于狭窄,翻译成“道德”又有些宽泛。五四时期,《新青

乙巳蛇年知多少,你都知道哪些与蛇有关的神话?

今天,我们要说说中国神话故事里的蛇。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蛇的形象丰富,既象征着祥瑞与智慧,也被赋予神秘的力量。你都知道哪些与蛇有关的神话?最著名的肯定是伏羲女娲了。据《山海经》和《楚辞》里描述,伏羲与女娲作为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创八卦、定婚姻,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他们被描绘为人首蛇身,蛇身代表着生命力与宇宙秩序。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体现了古人对蛇的崇拜和对生命起源的思考。说到《山海经》,还有

文脉华章|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一起学习。

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启幕 探寻中国画传承密码

2月18日,“稽古振今——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在浙江杭州启幕。此次展览汇集40余位艺术家的210余幅作品和17所国内高等艺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共同组成。展览将持续至3月18日。临摹是中国画传承的重要方式,与创新相辅相成。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表示,中国画之“临摹”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以古为师”的创造性学习,艺术家借此汲取养分,用个性化语言实现创新,让中国画在当代语境中重

文脉华章|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一起学习。责任编辑:刘琰(EN004)

接轨奥运,讲人的故事……这场赛事找到延续生命力的方式

过去几年,中国的自主体育IP赛事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但与此同时,中国体育产业圈也见证了不少赛事如流星般稍纵即逝。为什么不少赛事主办方兴致勃勃地投入办赛大军却找不到延续赛事生命力的方式?究其原因,这或许与体育圈并非一个“投入越多回报越多”的产业链有关。2月25日,2025上海帆船公开赛(下称:上帆赛)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赛事宣布将以“劲享帆上 Shang Fantastic”为口号,于3月25日

年轻人为何喜爱“新中式”(纵横)

无论是作为美学风格还是生活方式,近年来,“新中式”都备受年轻人喜爱。如今的“新中式”,早已不限于穿搭、饮食、美妆等领域,而是广泛延伸、不断出新,一次次掀起“出圈”热潮。“新中式”价值内核没变,形式却在不断变化。从穿汉服、化唐妆、围炉煮茶,到练八段锦、品中式茶饮、打卡古建筑,年轻人从这些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有媒体总结的,“新中式”不止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当代青年的精神世界在“新

83岁萧平办展,洋溢青春活力

2025年1月18日,《尊古不拘开新境——萧平书画精品展》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丘山馆开幕。展览共展出萧平先生书画精品36幅,皆为其亲自选定的精品,其中大部分作品为其80岁以后的近作,书法、山水、花鸟、人物兼备,在展现其向古代经典致敬的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开拓与创新,其中的异域人物写生与泼墨、泼彩荷花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说是开幕式,其实是雅集,故交同道相聚,言谈甚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主席、紫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