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诉

涉及“婚骗”“闪婚”等 最高法发布第二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涉及“婚骗”“闪婚”等 最高法发布第二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新华社记者冯家顺、罗沙“婚骗”行为怎么界定?婚介机构借虚假宣传收取高额服务费如何规制?彩礼返还的具体比例如何认定?最高人民法院28日发布第二批共4件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进一步促推移风易俗,治理高额彩礼。实践中,有的人多次短时间内“闪婚”“闪离”,借婚姻索取财物。2020年10月,男方赵某与女方孙某认识不到一个月便

“4年内3次闪婚收取高额彩礼”,最高法:加大力度打击婚骗行为→

新京报记者 行海洋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2021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提出治理高额彩礼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特别强调“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重点提出加大力度打击婚骗行为,坚决否定借婚姻索取财物。━━━━━四年内涉及三起离婚纠纷,法院认定:女方借婚姻索取财物在赵某诉孙某离婚纠纷案中,2020年10月,赵某(男)

北京互联网法院:平台销售机票捆绑隐形增值服务构成欺诈

平台销售机票捆绑隐形增值服务构成欺诈。1月22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通报涉在线文化旅游消费案件审理情况。通报指出,在线文旅平台的经营者存在利用信息技术捆绑销售、临时涨价等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据介绍,该院自2018年9月9日成立至2024年12月31日,受理在线文旅消费案件2052件。其中,2022年受理135件,2023年受理447件,2024年受理案件数增长至813件,案件数量增势显著。上述案

四年内三次闪婚收取高额彩礼,最高法:加大力度打击婚骗行为

2021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提出治理高额彩礼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特别强调“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重点提出加大力度打击婚骗行为,坚决否定借婚姻索取财物。四年内涉及三起离婚纠纷,法院认定:女方借婚姻索取财物在赵某诉孙某离婚纠纷案中,2020年10月,赵某(男)与孙某经人介绍相识,同月双方登记结婚。赵某向孙某给付

短期内多次“闪婚”并收取高额彩礼 最高法发布一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进一步促推移风易俗,治理高额彩礼,最高人民法院认真总结涉彩礼纠纷司法解释施行以来各地遇到的具体情况,结合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今天发布第二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案例一:短期内多次“闪婚”并收取高额彩礼,可以认定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赵某诉孙某离婚纠纷案案例二:一方基于索取财物目的与另一方建立恋爱关系、作出结婚承诺,可以

【社论】婚姻不应沦为牟利的工具

2月28日,最高法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其中几起利用婚姻谋取财物的案例,格外引人关注。在一些案例纠纷中,恋爱、婚姻成了牟利的工具,人民法院对此坚决否定。比如赵某诉孙某离婚纠纷案中,孙某在较短时间内多次“闪婚”,法院判令孙某返还全部彩礼8.6万元。这一案例明确,短期内多次“闪婚”并收取高额彩礼,可以认定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再如王某诉李某婚约财产纠纷案中,在双方恋爱期间,李某多次

短期内多次“闪婚”并收取高额彩礼 最高法发布一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

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进一步促推移风易俗,治理高额彩礼,最高人民法院认真总结涉彩礼纠纷司法解释施行以来各地遇到的具体情况,结合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今天发布第二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案例一:短期内多次“闪婚”并收取高额彩礼,可以认定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赵某诉孙某离婚纠纷案案例二:一方基于索取财物目的与另一方建立恋爱关系、作出结婚承诺,可以认定为借婚姻索取

最高法发布第二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

据新华社电 “婚骗”行为怎么界定?婚介机构借虚假宣传收取高额服务费如何规制?最高人民法院2月28日发布第二批共4件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实践中,有的人多次短时间内“闪婚”“闪离”,借婚姻索取财物。2020年10月,男方赵某与女方孙某认识不到一个月便“闪婚”。然而还不到一年,赵某以孙某将婚姻作为获取财物的手段为由,请求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孙某返还全部彩礼。人民法院调查后发现,孙某近4年内还有另外两段婚姻

4年多次闪婚收高额彩礼被判返还,最高法发布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

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进一步促推移风易俗,治理高额彩礼,最高人民法院认真总结涉彩礼纠纷司法解释施行以来各地遇到的具体情况,结合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今天发布第二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案例一:短期内多次“闪婚”并收取高额彩礼,可以认定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赵某诉孙某离婚纠纷案案例二:一方基于索取财物目的与另一方建立恋爱关系、作出结婚承诺,可以认定为借婚姻索取

女方借恋爱、结婚名义多次索财 法院判其返还男方12万余元

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其中“王某诉李某婚约财产纠纷案”值得关注。▲示意图 图据图虫创意2023年6月,王某(男)与李某通过微信相亲群相识。同月下旬,李某向王某表达交往意愿,并提出在共同生活和办理结婚登记之前王某要给其25万元,王某表示同意,双方遂建立恋爱关系。自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李某多次以支付房屋租金、买首饰及其他生活消费为由,向王某索取12万余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