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东

年画里的新年味(文化中国行)

图①:山东青岛吉林路小学“民俗文化迎新年”主题活动上,孩子们展示学做的木版年画。  新华社记者 王海滨摄  图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作品《双喜临门》。  李祉瑶摄(人民视觉)  图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杨柳青木版年画作品《瑞蛇迎春》。  李祉瑶摄(人民视觉)  图④:绵竹木版年画作品《年年有余》。  绵竹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⑤:天津古文化街,顾客在选购年

非遗里的年味儿|杨家埠木版年画

编者按: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无数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寄托。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热闹的舞龙舞狮,从精致的糖画制作到传统的庙会民俗,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过年的习俗紧密相连,为春节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即日起,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非遗里的年味儿”全媒专栏,带领大家走进非遗的世界,探寻那些隐藏在年俗背后的动人故事,感受非遗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新春佳节,潍坊市寒亭区西杨家埠村里一片

年画映出新变化(新春走基层)

定好画版,铺开纸张,套印上色,“灵蛇献瑞”的图样跃然纸上。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的和兴永画店里,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正娴熟地工作着。店里另一间房则更为热闹,不时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挑选、购买年画。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杨乃东的父亲就曾是当地有名的匠人。“如今我作年画也有50年了。”杨乃东说,儿子、孙子都在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现在的年画,变化可不小。”杨乃

潍坊寒亭:年画映出新变化

定好画版,铺开纸张,套印上色,“灵蛇献瑞”的图样跃然纸上。在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的和兴永画店里,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正娴熟地工作着。店里另一间房则更为热闹,不时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挑选、购买年画。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杨乃东的父亲就曾是当地有名的匠人。“如今我作年画也有50年了。”杨乃东说,儿子、孙子都在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现在的年画,变化可不小。”杨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