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

从1.2%到1.5%再到3.1%,“灭城”级小行星撞击地球概率为何总变?

环球网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8日将编号2024 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调高到3.1%,使该小行星成为“有观测以来撞击地球概率最高的小行星”,但19日又将其概率下调至1.5%。如此反复的动作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大量讨论。为何科学家对小行星撞地球的估算结果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这颗小行星对于地球的威胁到底有多大?“有观测以来撞击地球概率最高的小行星”?美国国家广播电台(NB

太阳暗条研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新思路

原标题:太阳暗条研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新思路科技日报昆明2月4日电 (记者赵汉斌)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通过高分辨率观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首次揭示了太阳暗条中非对称双磁绳系统的灾变机制,为理解暗条爆发及日冕物质抛射提供了全新视角,这对提升空间天气事件预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日前刊发于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太阳暗条是悬浮于日冕中的低温等离子体结构,其突然爆

我们为什么要“拥抱”太阳?

太阳,这颗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既是地球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从原始部落的篝火崇拜到现代社会的清洁能源革命,从伽利略望远镜下的黑子观测到帕克太阳探测器穿越日冕,人类对太阳的认知逐步深入,在持续不断的“逐日”中了解太阳,在日升日落的轮回里解码自然。约100年前,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曾对爱因斯坦说,受不透明度的影响,太阳和其他恒星内部是宇宙中最难以探测的结构。1962年,加州理工大学教授莱顿就偶

发现一颗新彗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月16日发布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了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一颗新彗星,命名为C/2025 A3(Tsuchinshan),这是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九颗彗星,也是第七颗以“紫金山”命名的彗星。转自 | 央视新闻客户端来源:黑龙江交通广播

海平面下1600米,精准投放!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南海顺利完成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HUNT)探测器单元样机的布放任务。这些探测器单元样机被精准投放至1600米水深处的预定点位,并成功接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底科学观测网-南海海底观测子网的电路与网络系统,实现稳定正常运行。“此次全尺寸探测器单元样机在我国南海的首次投放

“小行星2032年撞地球”或为虚惊一场

日前,据太空新闻(Space News)、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报道,一颗临时编号“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在2032年撞击地球,引发全球主要航天机构的密切关注。这颗小行星从哪里来?是怎样被发现的?我们是否需要为其忧心忡忡?“20年来最危险小行星”2024年12月27日,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建于智利里奥乌尔塔多的小行星撞击最后警报系统(ATLAS)望远镜镜头内,一

一口气救了3名落水者,机器人界的“浪里白条”来了!

最近,有三名游客在体验水上摩托时遭遇侧翻落水。关键时刻,机器人出“手”了。无人机探路春节假期,海南万宁蓝天救援队队长刘娇在日月湾岸边的瞭望塔巡逻时,想起刚刚看到的一辆摩托艇并不是附近常出现的型号,正打算看看他们怎么样时,就发现远处海中有人在挥手求救,摩托艇被浪打翻了。海南万宁蓝天救援队队长 刘娇: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我拿望远镜看了一下,我看到有2个人穿着橘色救生衣挥手。可能有问题了,我说那人好像是在求

中等质量黑洞存在吗?中国天文学家研究发现直接证据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于目前仅发现少数有争议的候选体,介于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是否存在,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研究发现直接证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月21日发布消息说,该台研究人员领衔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团队,通过搜寻因“引力弹弓效应”(希尔机制)从球状星团中被弹射的高速星,最新研究发现“隐匿”已久的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来自球状星团的逃逸之星:中

(图表·漫画)星空有约|新发现一颗彗星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月16日晚通报,国际小行星中心于当日发布了由该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发现的一颗新彗星C/2025 A3 (Tsuchinshan)。这也是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9颗彗星。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远离后又再靠近,7年后这颗小行星有概率撞地球!联合国首次启动《行星安全协议》

据法新社报道,一颗于2024年年底被新发现的,约有一个足球场大的小行星,经过科学家1个多月的追踪及对其轨迹的计算,发现其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为1.6%。这是科学家发现的首颗已知与地球相撞概率超过1%的大尺寸小行星。据报道,联合国就此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以应对这一威胁。《行星安全协议》包含一整套机制和需要遵守的准则,目的是让地球为可能发生的小行星撞击做好准备。首批措施之一包括美国国家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