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美

新华全媒+|西藏:喜迎藏历年

2月28日,来自西藏那曲市比如县的一家人在拉萨布达拉宫前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2月28日是2025年藏历新年的第一天。在这一天,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藏族群众通过多种方式庆祝藏历新年,大街小巷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2月28日,身着藏装的拉萨市民在敬献青稞酒。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2月28日,身着藏装的拉萨市民在吃寓意五谷丰登的“切玛”。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2月28日,游客在拉萨布达拉

西藏:喜迎藏历年

2月28日,来自西藏那曲市比如县的一家人在拉萨布达拉宫前合影留念。2月28日是2025年藏历新年的第一天。在这一天,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藏族群众通过多种方式庆祝藏历新年,大街小巷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2月28日,身着藏装的拉萨市民在敬献青稞酒。2月28日是2025年藏历新年的第一天。在这一天,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藏族群众通过多种方式庆祝藏历新年,大街小巷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新

新华全媒+|西藏:喜迎藏历年

2月28日是2025年藏历新年的第一天。在这一天,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藏族群众通过多种方式庆祝藏历新年,大街小巷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2月28日,来自西藏那曲市比如县的一家人在拉萨布达拉宫前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2月28日,身着藏装的拉萨市民在敬献青稞酒。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2月28日,身着藏装的拉萨市民在吃寓意五谷丰登的“切玛”。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装饰一新的布达拉宫(2月28

两种年,一家亲

“汤圆煮好了,快来吃!”大年初一早上,索朗巴珍用藏式瓷碗盛好汤圆,端到客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汤圆、聊着天。窗外的八廓街灯笼高挂,巷道里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1月29日,大年初一,索朗巴珍在拉萨老城区的家里煮好汤圆递给家人。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索朗巴珍是孙建学的妻子,他们的家在拉萨市八廓老城区里的一座大院内。1979年,17岁的孙建学离开甘肃老家,背上行囊,来到波密修路,后来又当道班工人,一

藏历新年看年俗

2月27日是藏历木蛇新年的除夕。前段日子,置办年货成为藏族家家户户最重要的事。“闻到卡塞的香气,藏历新年的年味就浓了。”65岁的拉萨市民旦曲说,“作为传统点心,五颜六色的卡塞不仅是新年装饰品,更是款待客人的必备美食。”5斤卡塞、1个切玛盒、1束罗萨美朵、1对酥油花、1盆洛浦……旦曲细数着准备购买年货的种类、数量,“逛市场办年货,不仅是为了迎接新年到来,更是对传统年俗文化的传承”。藏历除夕夜,藏族家

两种年,一家亲

“汤圆煮好了,快来吃!”大年初一早上,索朗巴珍用藏式瓷碗盛好汤圆,端到客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汤圆、聊着天。窗外的八廓街灯笼高挂,巷道里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1月29日,大年初一,索朗巴珍在拉萨老城区的家里煮好汤圆递给家人。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索朗巴珍是孙建学的妻子,他们的家在拉萨市八廓老城区里的一座大院内。1979年,17岁的孙建学离开甘肃老家,背上行囊,来到波密修路,后来又当道班工人,一

藏历新年看年俗

2月27日是藏历木蛇新年的除夕。前段日子,置办年货成为藏族家家户户最重要的事。“闻到卡塞的香气,藏历新年的年味就浓了。”65岁的拉萨市民旦曲说,“作为传统点心,五颜六色的卡塞不仅是新年装饰品,更是款待客人的必备美食。”5斤卡塞、1个切玛盒、1束罗萨美朵、1对酥油花、1盆洛浦……旦曲细数着准备购买年货的种类、数量,“逛市场办年货,不仅是为了迎接新年到来,更是对传统年俗文化的传承”。藏历除夕夜,藏族家

鹤舞雪域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平均海拔约4200米,是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一场冬雪,将林周县虎头山水库染成一片银白,黑颈鹤仿佛是这洁白舞台优雅的舞者。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多措并举实施生态建设工程,黑颈鹤数量逐年递增,目前西藏黑颈鹤数量超过万只。2月20日,在西藏拉萨市林周县越冬的黑颈鹤在虎头山水库边休憩。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2月20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耀在西藏拉萨市林周县越冬的黑颈鹤身上。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