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有约|研究发现:恒星“拔河”能产生“流浪行星” 近年来,天文学家在宇宙年轻星团中观测到许多“流浪行星”。它们具有行星的质量,却并不被恒星引力所束缚,而是自由地在宇宙中漂浮流浪。这些“流浪行星”是怎样形成的?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邓洪平研究员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提出一个新理论:它们是两个年轻恒星的“星周盘”发生潮汐相互作用直接形成的。这一最新研究由来自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苏黎世大学等中外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相关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科研人员揭示中等质量黑洞存在证据 在宇宙中,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的恒星级黑洞和存在于每个大型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早已为人类所知。然而,质量介于二者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通常被认为是恒星级黑洞成长为超大质量黑洞的关键中间环节,但之前科学界只发现了少数存在争议的候选体。这类黑洞究竟是否存在,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样副教授联合多家科研机构,提出通过搜寻因引力弹弓效应,从球状星团中被弹射的高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星空有约丨金星伴月、水星东大距等将亮相3月天宇 新华社天津2月28日电(记者周润健)金星伴月、月掩昴星团、水星东大距、月全食、银河拱桥、土星光环“消失”……3月“星空舞台”节目单新鲜出炉了,有你想看的节目吗?3月2日,明亮的金星将与一弯蛾眉月在傍晚的西南方天空近距离相伴,为公众带来一场超高“颜值”的“星月童话”。3月5日,月球将会从著名的疏散星团——昴星团正前方经过,遮蔽昴星团中的若干恒星。“在今年的四次月掩昴星团中,这一次是月相最小的一次,感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中等质量黑洞存在吗?中国天文学家研究发现直接证据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于目前仅发现少数有争议的候选体,介于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是否存在,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研究发现直接证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月21日发布消息说,该台研究人员领衔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团队,通过搜寻因“引力弹弓效应”(希尔机制)从球状星团中被弹射的高速星,最新研究发现“隐匿”已久的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来自球状星团的逃逸之星:中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中外天文学家合作发现流浪行星质量天体形成机制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在天文学界,有一类2000年才被首次探测到、近5年内观测样本陡增的神秘天体——流浪行星质量天体,其究竟如何形成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邓洪平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合作科研团队,最新研究发现,质量介于恒星与行星之间的流浪行星质量天体,既非传统恒星形成过程的产物,也非被驱逐的巨行星,而是通过年轻恒星的星周盘发生潮汐相互作用直接形成。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科研人员揭示中等质量黑洞存在证据 在宇宙中,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的恒星级黑洞和存在于每个大型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早已为人类所知。然而,质量介于二者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通常被认为是恒星级黑洞成长为超大质量黑洞的关键中间环节,但之前科学界只发现了少数存在争议的候选体。这类黑洞究竟是否存在,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样副教授联合多家科研机构,提出通过搜寻因引力弹弓效应,从球状星团中被弹射的高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星空有约丨3月“星空舞台”节目单新鲜出炉 金星伴月、月掩昴星团、水星东大距、月全食、银河拱桥、土星光环“消失”……3月“星空舞台”节目单新鲜出炉了,有你想看的节目吗?3月2日,明亮的金星将与一弯蛾眉月在傍晚的西南方天空近距离相伴,为公众带来一场超高“颜值”的“星月童话”。2024年12月5日在天津科技馆拍摄的金星伴月。(杨婧 摄)3月5日,月球将会从著名的疏散星团——昴星团正前方经过,遮蔽昴星团中的若干恒星。“在今年的四次月掩昴星团中,这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星空有约|这颗“逃逸之星”为中等质量黑洞存在提供有力证据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记者张泉)记者2月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科研团队日前发现M15球状星团的一颗“逃逸之星”J0731+3717。研究表明,J0731+3717是被黑洞的引力弹弓机制从M15弹射而出,为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证据。此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团队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已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人类目前已发现大量由大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中外天文学家合作发现流浪行星质量天体形成机制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在天文学界,有一类2000年才被首次探测到、近5年内观测样本陡增的神秘天体——流浪行星质量天体,其究竟如何形成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邓洪平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合作科研团队,最新研究发现,质量介于恒星与行星之间的流浪行星质量天体,既非传统恒星形成过程的产物,也非被驱逐的巨行星,而是通过年轻恒星的星周盘发生潮汐相互作用直接形成。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科研人员揭示中等质量黑洞存在证据 在宇宙中,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的恒星级黑洞和存在于每个大型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早已为人类所知。然而,质量介于二者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通常被认为是恒星级黑洞成长为超大质量黑洞的关键中间环节,但之前科学界只发现了少数存在争议的候选体。这类黑洞究竟是否存在,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样副教授联合多家科研机构,提出通过搜寻因引力弹弓效应,从球状星团中被弹射的高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